|
資料圖 譯法 菜名翻譯遵循7規(guī)則 據(jù)介紹,由于中餐菜名形成各異,翻譯方法也迥然不同。陳琳表示,在進行中餐英譯時,專家團隊基本遵循了意譯為主的7項翻譯規(guī)則,力爭讓完全不懂中華文化的外國賓客一眼就能看懂。 多數(shù)中餐菜品遵循以主料為主、配料為輔的翻譯原則,例如白靈菇扣鴨掌 被翻譯為Mushrooms with duck webs。以烹制方法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方式也較為多見,例如火爆腰花譯成Sautéed pig kidney。還有一些菜名遵循以形狀、口感為主、原料為輔的翻譯原則,家常菜脆皮雞的標準英文名就是Crispy chicken。 在中餐菜品中,很多是以人名、地名為主命名,這種特點也被保留了下來。例如麻婆豆腐翻譯為Mapo tofu、北京炸醬面則為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 Beijing style。 記者了解到,體現(xiàn)中國餐飲文化的特有食品被改用漢語拼音命名或音譯,餃子就從原來的dumpling變成了Jiaozi。類似的還有包子Baozi、豆腐Tofu、雜碎Chop suey等。而無法直譯或翻譯無法體現(xiàn)做法、原材料的,都使用了漢語拼音。閩系名菜佛跳墻就音譯成Fotiaoqiang,驢打滾兒則為Lǘdagunr,豆汁兒為Douzhir,這些菜的后面還加注了主要的原料名稱。此外,還規(guī)范了可數(shù)名詞單復數(shù)使用原則。 為了區(qū)分做法,專家還仔細研究了英語介詞in和with在湯汁、配料中的用法。主料是浸在湯汁或配料中時使用in連接,例如豉汁牛仔骨翻譯成Steamed beef ribs in black bean sauce,而湯汁或蘸料和主料是分開的或后澆在主菜上的則用with連接。(王東亮) |
上一篇:20年后可乘列車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