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為300米高的南京國際金融中心效果圖。
記者昨天從權威人士處獲悉,南京鼓樓廣場西北角的國際金融中心將建成國內第一高樓。這意味著該處原有的建造
300米南京第一高樓的計劃將作重大調整,起碼要增高121米,超出目前的中華第一高樓——420.5米高的上海金茂大廈。據悉,目前規(guī)劃已初步完成,具體設計正在進行之中。
滬寧聯手拿下“黃金地塊”
去年年底,南京市國資集團與上海綠地集團宣布,將聯手在鼓樓廣場西北角打造標志性建筑——300米的國際金融中心,這也將成為江蘇第一高樓。這一項目位于鼓樓廣場西北角,東至中央路,西至北京西路。它由兩個地塊組成,分別是位于中央路與中山北路交界處,面積2.2萬平方米的A1地塊和位于北京西路與中山北路交界處、緊鄰鼓樓公園、面積1.7萬多平方米的A2地塊。這里原先有南京人熟悉的曙光電影院、馬祥興清真菜館、鼓樓百貨商店等。在5月份的鼓樓西北角地塊的掛牌出讓中,兩地塊被南京市國資集團以3.8億元的價格拿下,并宣布將在此打造南京“地標性旗艦建筑”。根據計劃,在不受高度限制的A1區(qū)將建設主體建筑超一流的酒店和高檔次的辦公樓以及極具現代特色的頂級商業(yè)區(qū)。初步計劃2007年結構封頂,2008年啟用。
“高樓情結”難割難舍
1983年,37層的金陵飯店讓南京人自豪了好久。此后,南京的“第一高樓”紀錄不斷被刷新。當年雄心勃勃要建68層的同仁大廈、新百二期的58層大樓,再到216米的金鷹國際商城,直到目前已建成的江蘇省第一高樓——218米的商貿世紀廣場,都讓人們對不斷“長高”的南京有新的認識。這其中,有關“攀高”的故事一再傳出,而一些在建的高樓不斷調整自己的高度。
其實,爭建第一高樓的意義已經超過了高樓本身。盡管高樓的一些負面效應也是顯而易見的,尤其在應付突發(fā)事件方面,摩天大樓的軟肋更是明顯。上海金茂大廈曾做過試驗,身強力壯的消防隊員從85層樓往下跑。最快的也要35分鐘。但高樓帶來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也同樣令處在身邊的“小兄弟”們難望其項背。如金茂大廈給上海增加的形象得分,進而帶來的投資、旅游和商貿活動等等,遠遠超過了花在高樓的養(yǎng)護費用。甚至有這種傳言,各地第一高樓紛紛“訴苦”,其實最擔心被別人搶了“第一”的名號。因此,國內幾個大都市都在暗自較勁,悄然“刷新”第一高樓的排名。
城市發(fā)展不在于高與不高
東南大學建筑學院韓冬青教授在聽說鼓樓要建“第一高樓”后,笑著對記者說,我個人認為現在的問題不是能不能建,關鍵在于如何建,怎么建好。如果在20年前討論這一話題,可能會有兩種結論,因為當時的鼓樓地區(qū)還沒有什么高層建筑,依然是由以鼓樓、鐘樓為主體的明清特色建筑群作為“主色調”,而這一地區(qū)現在的輪廓線已不由鼓樓、鐘樓來控制了,周邊已有那么多的高樓。因此作為城市的中心區(qū),土地日益金貴,考慮建高樓自然符合經濟發(fā)展規(guī)律。除了規(guī)劃不許建超過一定高度的建筑的地區(qū)地段,只要符合城市總體規(guī)劃,原則上都可以建高樓。
韓冬青教授認為,前一段時間媒體曾炒過“高樓熱”,無形中造成了很多人的“恐高”情結,其實城市發(fā)展不在于建筑高或不高,重要的是怎樣與周邊環(huán)境相融合。脫離實際一味“攀高”比高,不可。欢晃丁翱指摺、“憂高”也不行,必須結合具體的地點、時間來論證。從專業(yè)角度來說,建設幾百米高的大樓,要考慮諸多技術因素,如要有專項交通論證報告,高樓周邊的道路能否提供足夠的容量來配套保證其本身的周轉,同時不影響外部的交通需求;大樓底部要留下寬敞的空間供市民進行公共活動;大樓的地下空間最好能和附近的地鐵站相連通,等等。至于大家普遍關注的消防安全問題,韓冬青認為,目前國家對高層建筑已制定了具體的規(guī)范,包括疏散通道和避難層設置等等,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要有包容古今的氣度
南京市社科院院長葉南客研究員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開宗明義地表示,南京建一座全國第一高樓,無疑是件好事,有助于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擴大城市的知名度,對帶動城市綜合發(fā)展,包括增添社會活力、增加就業(yè)等等,都能直接和間接地發(fā)揮“高樓影響力”。葉南客認為,綜觀古今,許多留下歷史印記的名城,除了活躍其中的歷史人物之外,有很多都是因其具有標志性的建筑而傳世的。南京之所以要重建大報恩寺、江寧織造府,正是借古建筑來重續(xù)歷史文脈,加深今人對城市的認知和認同。
同時,葉南客也直言不諱地表達了自己對建造“第一高樓”的建議,認為一定要借鑒電信大樓的教訓,在城市總體規(guī)劃上,包括區(qū)域功能定位、CBD布局、市場區(qū)隔等等,要多采納各方意見。尤其在建筑風格上,鼓樓地區(qū)作為六朝、明清文化建筑集群區(qū),建起的“第一高樓”要有包容古今的氣度,要和地區(qū)的整體風貌相融洽,從具體的外觀設計到細部打磨,不僅要和周邊的景觀能對接得上,更要起到拉升、帶動作用。
建高樓群好于“金雞獨立”
美國建筑師學會副會員、我國一級注冊建筑師高民權認為,高樓本身是不錯的,特別對于大城市的中心區(qū)域,除了一般所知的節(jié)約用地的意義外,還可使市政工程相對集中,像各類管道、電力線路等,避免了東一處西一處,從城市整體效應來看投資是節(jié)約的。城市一定要分區(qū)規(guī)劃,在商務區(qū)高層建筑可以更集中些,只要保證足夠的消防距離就可以了,而不需要考慮日照等因素,而在住宅區(qū)密度就要嚴格控制。
但他也指出,在建筑高度上千萬不要單純比高,有的地方為了爭第一,玩數字游戲,一會兒量到樓頂,一會兒算到塔尖,這是無意義的。他認為,城市建設更要講整體效果,建筑不要簡單地比高,而要比“群”。設想一下,在一個區(qū)域,聚集了設計精美、充滿現代氣息的高層建筑群,那樣可以更鮮明地形成氣氛,樹立形象,這比只有一位孤零零的巨人要好。對于鼓樓這個特殊的地方,有5條主干道交會,有一個方形廣場,周邊的高層建筑并不是很多,沒必要建設一幢全國第一的高樓,300米的高度更恰當些。如果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多建造幾幢百米高樓。
高民權認為,從經濟角度看,超高建筑并不經濟。外墻清潔、電梯設置、車輛停放進出都是耗費龐大。美國規(guī)定高層建筑的電梯設置原則,按上班前5分鐘的人流計算,只允許候梯30秒。美國許多一百五六十米的大樓里就設置了二三十部電梯。按這樣的容量,大樓的高度和寬度就有較嚴格的比例。所以,很多超高建筑是“骨頭粗肉少”,電梯間就占了很大的面積。有的超高建筑如美國被炸的世界貿易大樓設置了兩層空中門廳,用于轉電梯。有的還設置了像雙層巴士一樣的雙層電梯,可同時停靠兩層樓。沒有這些先進的設備和交通組織能力,超高建筑將遭遇運行難題。因此,高民權建議市政府在確定規(guī)劃之前,一定要慎重,多方論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和綜合成本。本報記者 趙霞 黃建偉
責任編輯:孫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