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讓后人永遠(yuǎn)記住那段屈辱的歷史,把當(dāng)時的情景用最直觀的形式擺在世人面前!”7月20日,茌平縣郵電局退休職工閆興寶,拿著自己用了近20年時間繪成的“日軍侵華濟南新華院”圖譜找到編輯部。
“我們這一代人越來越少,越往后搜集材料就越困難,我們這
一代人不搜集保護,留不下印跡,后人就只能靠道聽途說了解這段歷史了!” 1936年出生于濟南一個貧苦家庭的閆興寶,小時候目睹了侵華日軍在官扎營后街北修建“新華院”及抓人殺人暴行,給他留下痛苦而難忘的記憶。上世紀(jì)80年代前期,濟南修無影山路時挖出“新華院”的“萬人坑”,閆興寶得知這一消息后,馬上意識到搜集整理那段歷史資料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這段歷史必須留下,給后人一個交代!1986年春,閆興寶還沒有離開崗位,就已經(jīng)安排好了自己的退休生活。他一邊陸續(xù)給文化部門、山東考古研究所等相關(guān)單位寫信呼吁建立一所抗日革命烈士紀(jì)念館,建議在濟南“新華院”原址復(fù)原、立碑,或作模型樣本;一邊開始以個人名義搜集、整理有關(guān)歷史文字、實物資料。只要有可能,閆興寶就打聽與“新華院”相關(guān)的信息。為此,他幾乎跑遍了魯西、魯南地區(qū)近20個縣,查訪了每條可能與“新華院”有關(guān)的線索。很多當(dāng)年的受害者或家人,不愿再提起那段痛苦的記憶,閆興寶只好一次次地上門做工作,有時為了核實一個數(shù)字就要跑10多趟。為了不影響白天的外調(diào),他就趁每天早晨、晚上的時間,堅持把書面材料整理完善,然后再抽整段時間,根據(jù)各種資料繪出水牢、死牢、萬人坑、燒人廠、坐老虎凳、火烙鐵、釘竹簽、灌辣椒水等反映日本侵略者殘酷獸行的不同場景500多幅,頁面小的裝訂成冊,大的掛在家中。
“這對教育子孫后代勿忘國恥是很好的教材。日軍在中國濟南犯下了駭人聽聞的滔天罪行,這是每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的一段歷史!弊詈螅Z興寶這樣說。
(記者 王 凱 報道)
責(zé)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