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厚重的古堡總是給人神秘感,而你在尋找、在聆聽、在揭開其面紗的同時,會有種刺激感縈繞全身,這就是古堡的魅力。
10月21日,“體驗魅力中國城·百名網(wǎng)媒總編太行古堡行”采訪活動第五站來到了沁水湘峪古堡、竇莊古堡、柳氏民居。網(wǎng)媒朋友們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近距離感受太行古堡的風(fēng)韻與魅力,更為其雄偉、壯觀的建筑所折服,夢回明清,觸摸歷史的余溫。
三都古城——湘峪古堡
湘峪古堡為蜂窩式城堡,全為磚石土木結(jié)構(gòu)建造,由孫居相、孫鼎相兄弟主持修建,竣工于明崇禎七年。由于孫鼎相在孫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又曾擔(dān)任過都察院右副都御使,他的府第便以“三都堂”為名,因此被稱為“三都古城”,享有“中國北方鄉(xiāng)村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譽。
網(wǎng)媒朋友們剛下車,湘峪古堡2000余米長、25米高、4米寬的城墻便映入眼簾?!耙?guī)模很大,太宏偉、壯觀了,”站在古堡前,他們連連發(fā)出贊嘆聲。土黃色的城墻上拱形的洞口依次排開遮住了后面的古堡,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網(wǎng)媒朋友已然邁開腳步,在導(dǎo)游的講解中開始了神秘的古堡之旅。
踏入古橋便是南城門了,抬頭仰望,門首上的“宸薰”二字清晰可見。湘峪古堡的城墻有東、西、南三座城門,因北面靠山,故而沒有北門。
進入古堡后,網(wǎng)媒朋友們來到了修建者孫鼎相的故居——都堂府,府內(nèi)有座氣勢逼人的5層高樓,被稱為“瞭望樓”。它雖然面寬只有3間,但25米的高度依然使它顯得鶴立雞群、雄偉壯闊。
漫步在古堡中,一座很有特色的院落吸引了網(wǎng)媒朋友們的注意。院子叫雙插花院,主樓坐北朝南,院子?xùn)|北、西北角各建四層高樓一座,而正北中間堂房卻只建三層,形成兩邊高、中間低的高低錯落樣式,其外觀恰似一頂古代雙插花的官帽,因此便被稱為“雙插花院”。
城墻上的拱門就是藏兵洞,網(wǎng)媒朋友們親身體驗,一一穿過。藏兵洞洞體寬大,集兵營與倉庫功能為一體,同時兼顧了抗擊功能。
導(dǎo)游娓娓地講述著古堡的一切,網(wǎng)媒朋友們聽得認真,還不時地發(fā)出心中的疑問,導(dǎo)游一一答復(fù),一問一答間,古堡的魅力再次顯現(xiàn)。
“小北京”——竇莊古堡
“天下景,有蘇杭;天下莊,數(shù)竇莊”,竇莊古堡建筑群位于沁水縣東南部沁河河畔,西依榼山,三面環(huán)水,是晉東南地區(qū)明代中后期名重一時的大型古堡建筑群。竇莊古堡整體布局呈“卍”萬字形,分東、西、南、北四條街和四條小巷,在街、巷與城墻交接處設(shè)城門樓,東、西、南、北四大四小共建有八座城門樓,加上祖居尚書府所修小城——"甕城"共九門,故有九關(guān),合稱九門九關(guān),因城堡布局形狀類似紫禁城,故當(dāng)?shù)厝怂追Q其為“小北京”。
宋哲宗元祐八年竇氏家族于遷居于此開始建設(shè)莊園,從此竇氏在這里延續(xù)了一千多年。明代中期以后朝政混亂,曾官居大理寺正卿的張五典告老還鄉(xiāng)后開始構(gòu)筑竇莊城堡,至明代崇禎二年才最終建設(shè)完成。
進入古堡前,網(wǎng)媒朋友們走過了一段既驚險、又刺激的吊橋,隨后穿過下為條石,上為青磚的古城墻,就進入到了古堡內(nèi)。登上城墻可看到各拐角處還建有角樓,部分城段還修建有暗道與城內(nèi)建筑及城外建筑相連通,便于防守、出入,因而才“下雨不濕鞋,出門不過街,一門通百戶,百門竄遍村?!?/p>
古堡內(nèi)的尚書府是村內(nèi)較大的一組建筑群,分為上下兩座宅院,上宅總體布局為棋盤六院,高大峻偉,門頭以磚雕斗拱裝飾,石匾陰刻“尚書府”。
古堡內(nèi)一塊明崇禎帝御賜的牌匾“燕桂傳芳”因何而賜,不少網(wǎng)媒朋友們心存疑惑。據(jù)《明史》記載,崇禎四年,竇莊遭到了流寇的圍困。在張霍氏的組織領(lǐng)導(dǎo)下,張氏女眷、童仆奮起抵抗,堅守四天四夜,直至流寇退去。因此,竇莊又被世人稱頌為“夫人城”。
參觀、采訪完竇莊古堡,網(wǎng)媒朋友們來到了位于沁水縣嘉豐鎮(zhèn)尉遲村的趙樹理故居,一覽這位人民作家出生、生活、創(chuàng)作的地方。
人文古韻——柳氏民居
柳氏民居位于沁水縣土沃鄉(xiāng)西文興村,為唐代大詩人柳宗元的后人祖籍沁水的陜西華昌府通判柳遇春的故居,創(chuàng)建于明嘉靖二十九年,堪稱明清城堡式莊園建筑的典范,是“中華古民居建筑藝術(shù)絕品”。
明永樂四年,柳宗元遺族耕讀發(fā)家,始造河?xùn)|柳氏府邸一進十三院,占地三萬多平米,是中國目前唯一以同祖血緣世代聚居的原始古村落。
一代文豪柳宗元,網(wǎng)絡(luò)朋友們都很熟識,而其后裔卻隱居在太行王屋深山的一個村中,這極大地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也為此次柳氏民居之行增添了些許的神秘。
柳宗元力主革新政治,觸動了權(quán)貴們的利益被貶,令河?xùn)|柳氏分散外遷。不久,一代才子名吏柳宗元病死。此時政治恐怖猶在,柳氏家人無法在長安立足,只好隱居到了離祖籍河?xùn)|不遠的歷山深處。從此,柳氏后人以耕讀為本,隱姓埋名,歷經(jīng)宋元,不宣門庭。
因此,解開了柳宗元后人在此安家的疑惑。網(wǎng)媒朋友們懷著好奇的心情,開始了柳氏民居之旅?!八抉R第院”是保存完整并具有代表性的院落,坐北朝南,兩進四合院。
府第的后院,上有鐵絲網(wǎng)覆蓋,下有地道家家相連,院院相通,號稱“天羅地網(wǎng)”,并配有警鈴、防火墻等。而更讓人驚嘆的是“河?xùn)|世澤”的宅院的大門,它共有十二道門栓,其中六道軟栓,六道硬栓。即便是身處院內(nèi),不知情者也不容易打開此門,足可見柳府之戒備森嚴、防護意識之強。網(wǎng)媒朋友們也驚嘆柳氏后人的智慧。
而且柳氏民居受其書香門第影響,府院建筑的創(chuàng)意及文化蘊含都達到很高水準。如以蓮花、桂枝表示“連生貴子”,用一根繩子串三個銅錢表示“連中三元”,以五蝙蝠展翅圍繞“壽”字表示“五福朝壽”等,類似圖案僅“行邀天寵”門樓就有30多種。
最令網(wǎng)媒朋友們開眼見的就是柳氏民居中現(xiàn)存的字畫,除朱熹、文征明、王陽明、鄭觀洛等名人碑刻手跡40多通外,還有唐代著名畫家“吳帶當(dāng)風(fēng)”之稱的吳道子的墨跡畫碑,其《圣人十哲圖》取材孔子向十大弟子講述堯舜故事的場面,堪稱絕世之作,尤其在北方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