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南京2月16日電(記者 蔡玉高、周潤健)15日發(fā)生的俄羅斯“隕石雨”事件引發(fā)了公眾對小行星撞擊地球話題的關注。天文學家表示,該事件提醒各國必須進一步加強對天體碎塊和小行星的監(jiān)測,尤其是防止直徑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但公眾對此也無需過度緊張,畢竟個頭大、危害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屬于極小概率事件,且目前國際天文學界已經(jīng)掌握一系列辦法,以阻止它們“襲擊”地球。
小行星每年都“襲擊”地球 傷人卻很罕見
莫斯科時間15日早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州發(fā)生隕石墜落,目前已造成1200人受傷,主要是挫傷、骨折、割傷和腦外傷。該“隕石雨”事件引發(fā)公眾熱議與擔憂。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介紹,15日發(fā)生的“隕石雨”事件其實就是個頭很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所造成的。根據(jù)所掌握的信息,此次事件是一顆約兩米直徑、重10噸的小行星,以每秒約15千米的速度沖進地球大氣層所引起的。該小行星在進入大氣層后分裂為幾塊較大的隕石和許多小隕石塊,強烈壓縮前面的空氣,產(chǎn)生高溫氣體火球和很強的沖擊波,從而沖擊和打碎玻璃,擊傷附近居民。
王思潮表示,小行星撞擊地球每年都會發(fā)生,只是大部分時候因為其個頭太小,襲擊的又大多為無人區(qū),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因此沒有引起公眾的關注。此次俄羅斯發(fā)生的這一事件,造成如此大的影響在歷史上并不多見。
天文資料顯示,進入20世紀以來,在世界范圍內(nèi)影響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發(fā)生了多次,最大的一次發(fā)生在1908年6月30日早晨7時許,一顆直徑60米的小行星在俄國通古斯地區(qū)上空爆炸,其爆炸威力相當于200顆廣島原子彈(但無明顯放射性),一舉摧毀2000多平方公里的古老森林,所幸沒有人員傷亡。
在我國,最近的一次影響較大的“隕石雨”事件發(fā)生在1976年3月8日。當天下午,在吉林省吉林市附近地區(qū),“隕石雨”穿透地面1.7米的凍土層,又扎進地層4.8米,砸開了一個直徑達2.1米的大深坑。其中最大的一塊隕石重達1170公斤,慶幸的是也未造成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