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除夕,來說說和過年有關的一些民俗?;x,又稱面花,在平度俗稱“銅盆卷子”、“花餑餑”,是民間面塑藝術的代表之一。過去每逢過年等重大節(jié)慶,農村都有蒸花饃的習俗,除了食用之外,還蘊含了祈福運、求平安等吉祥寓意。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從事花饃制作的人已經很少了,而平度市白沙河街道任家河岔村的盛洪芳卻對此情有獨鐘,并把花饃制作這一民間傳統(tǒng)手藝做得有聲有色。
????記者看到,桌子上已經擺放了不少制作好的花饃,鴛鴦、棗糕、鯉魚等花色絢麗,造型各異,充滿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栩栩如生的花饃,吸引了記者學習手藝的興趣。今年48歲的盛紅芳,從1999年就開始制作花饃。她說,兩個孩子都在外地,自己和老公靠著12畝地不愁吃穿,這樣的好日子越發(fā)激發(fā)了她制作花饃的積極性,于是家里添置了自動揉面機和蒸車,去年又新買了一輛面包車,大批量地對外制作花饃。
揉好面以后,就要進入花饃制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捏形了。捏形的好壞全靠藝人的手勁來掌握,手法大體有搓、搟、剪、切、捏等,造型簡單的,用剪刀或筷子直接壓出花紋就行;造型復雜、體積較大、層次多的,就需要分層制作,用竹簽連接。大家伙齊手忙活了兩個多小時,兩斤八兩的大饃、棗饃、鴛鴦饃、圣蟲饃等各色饅頭就做好了。
花饃制作工序看起來比較簡單,但要做好,也是件費心費力的事。醒饃時,要掌握好時間和溫度,確保不變形、不干裂、濕潤光滑;蒸制時要控制好火候,蒸出的花饃才能熟透而又不變形、不起泡?;x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裝飾,也是花饃制作最值得欣賞的地方。只用一些簡單的小工具,經過搟、剪、搓、壓、印等,小小的面團就在盛洪芳的手中變換出各色的花卉、生動的鴛鴦、縷空的囍字、飛舞的蝴蝶……這些花飾小的不足一厘米,層層的花瓣、細小的花蕊都精致入微,不由得讓人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