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當今這個所有事物都可以被透支的時代,每個人的錢包里都至少有一張信用卡。1985年中國銀行珠海分行發(fā)行了第一張信用卡,如今,我國信用卡累計發(fā)卡超過2.68億張。25年的時間,中國信用卡市場已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然而,與此伴生的信用卡市場的各種亂象,讓這個以信用為基礎的市場,出現(xiàn)了很多“跑偏”的現(xiàn)象,成為被消費者投訴的熱點領域之一。 央行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2011年第三季度末,全國信用卡累計發(fā)卡是2.86億張,平均每5個人的手里就有一張信用卡,但是2.68億張信用卡背后是消費者的抱怨不斷,亂象迷人眼,信用卡在辦理和使用過程當中存在哪些問題,消費者又該怎么樣降低信用卡的持有風險?在各銀行利用信用卡跑馬圈地的現(xiàn)在,信用卡維權困局如何破解? 信用卡發(fā)卡市場混亂 目前,信用卡發(fā)展出現(xiàn)諸多問題,就是發(fā)展到目前階段的問題;首當其沖的就是發(fā)卡市場的混亂,消費者張先生舉報說根本不能把他說成是營銷,只是說是推銷,推銷的方式就跟賣保險如出一轍,無孔不入。不少人都得到過辦信用卡贈送禮品,多辦多送的“實惠”,“辦一張卡就可以得到禮品,如果不想用,就不用開通,填一張表就可以了?!边@是寫字樓、商場、街頭銀行信用卡推銷員常掛在口邊的一句話。這種推銷方式擴大了信用卡的用量,但同時帶來了一些不可預知的風險。 某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副行長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不少銀行向這些收入不穩(wěn)定的人群去發(fā)放信用卡,他們可能重規(guī)模、輕質量對客戶的授信沒有嚴格把關,而商業(yè)銀行盲目追求發(fā)卡量,對申請人的資信狀況不審查或者降低門檻等都會造成了一些信貸風險,將來就會導致銀行的還貸風險,銀行可能要承擔這方面的風險。該副行長續(xù)稱,由于銀行要承擔風險,勢必采取一系列規(guī)避風險的措施,包括像這種不按時還款,不支付,或者拖欠年費的這些消費者,這些行為都會被記入個人信用檔案、影響個人貸款、購房、購車一系列的金融業(yè)務活動,“在信用卡營銷過程中,確實存在個別業(yè)務員追求信用卡銷量忽略或者刻意忽略了對客戶應該承擔風險的告知義務?!痹摳毙虚L說。 時代周報記者在走訪調查中發(fā)現(xiàn),客戶辦理信用卡的時候銀行出于沖量一系列的目的,可能還有辦卡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不夠高,只對客戶宣傳卡的好處,收費便捷,其中有風險可能也鮮少提及。很多人覺得用了之后,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回事,便會有上當?shù)母杏X,“銀行方面只管發(fā)卡,但服務意識太落后了,”某國有銀行信用卡客戶對時代周報記者這樣評價。 服務與消費的落差 此前據(jù)媒體報道,某銀行信用卡用戶郭女士因為特殊原因有3100元晚了4天還款,被按22926元的賬單計了328元利息,由此引發(fā)了她對“信用卡全額計息”的質疑。郭女士表示,3100元沒有及時歸還是有特殊原因的,并不是故意拖欠,且僅晚了4天,“如今卻要承擔22926元的利息,沒有道理”。 諸如此類的投訴幾乎每天都占據(jù)了各大媒體的金融版面,對銀行多收費,少服務的印象也越來越深刻。除此之外,暗含的收費陷阱也漸漸被大家所知。據(jù)介紹,收費陷阱主要包括逾期還款年利率高達18%、分期付款免息不免費、在信用卡里存錢再取也要手續(xù)費和以上提及的全額罰息等。 某國有銀行總行辦公室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坦承:“前些年信用卡市場發(fā)力過猛,委實存在諸多問題?!?/p> 比如前述郭女士遇到的問題在各銀行信用卡管理中較為普遍,某不具名金融分析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如果因為短期的逾期消費額度要承擔的全額計息方式按照合同法的原則來說,我認為是不太合理的?!钡y行方面給出的解釋是:“持卡人在辦卡的時候簽訂了這種還款協(xié)議,而還款協(xié)議對這樣的條款有著很明確的標注?!鄙鲜鼋鹑诜治鰩熇m(xù)稱:“消費者絕大多數(shù)都不會認真地審慎合同”,即使審慎合同了,“也是銀行單方面制訂的,難免有霸王條款之嫌”。另有律師建議“對于這種違約金過高造成的損失是可以請求法院或者是仲裁機構給予適當減少的”。 在利益不斷受到損失卻維權艱難的情況,消費者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方式,其中最為獨特的莫過于“信用卡不設置密碼”。 信用卡刷卡安全隱憂 前些天,微博上瘋轉一條消息:隨著信用卡的普及,刷卡消費的頻率越來越高。不過,習慣了憑密碼或“密碼+簽名”來刷卡的你可能想不到—信用卡不設密碼其實更安全。 很多人質疑這條微博的真實性,時代周報記者接連詢問了幾家銀行信用卡的相關負責人,他們對此表示默認。 某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信用卡部總經理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幾乎所有銀行的信用卡章程中都規(guī)定,凡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依據(jù)密碼等電子信息辦理的各類結算交易所產生的電子信息記錄,均為該項交易的有效憑據(jù)。凡未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則以持卡人簽字的交易憑證為該項交易的有效憑證。 也就是說,持卡交易時只要使用了密碼,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發(fā)生的損失銀行概不負責。如果信用卡被盜刷,等到持卡人發(fā)覺后追究責任,由于使用密碼進行的交易均視為持卡人本人所為,所以銀行和商家都沒有責任,損失只能由持卡人自己來承擔。 但這同時引起了另一些安全隱患。很多商店的收銀員很少去比對簽名,此外,很多持卡人還擔心,即使有比對簽名的程序存在,想模仿簽名冒充卡主消費也很容易。而且一些飯店結賬時,服務員拿走信用卡結賬,很多持卡人的信息被盜用,甚至被安裝上了盜取卡片上信息的專用設備。 然而,仍有為數(shù)不少的人選擇對信用卡不設置密碼,原因是一旦被盜刷后“對銀行承擔責任的態(tài)度不信任”,由此可見,信用卡的信用缺失已經橫亙在銀行和消費者之間,要如何重建這種信任,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更完善的努力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