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說這是人類逐利原始本性我看此乃制度出了系統(tǒng)漏洞 誰在“唆使”高管套現逃竄 無論是否上市公司,高管如果無能和貪欲,不僅讓老板蒙羞,還將給公司的事業(yè)和員工的利益造成巨大傷害,繼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對于上市公司來說,由于面向廣大投資者發(fā)行股票,因而造成的危害更大 年末歲初,各行各業(yè)都在總結盤點。而A股市場盤點得出的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12月27日,A股市場已發(fā)布了1264個高管離職公告,與前年同期的752個相比,大幅增長了68.09%。如此大面積高管離職,勢必引起上市公司人事地震,甚至大量資金被抽空。 要印證這樣的說法并不難。2011年8月份,大金重工公告,公司董秘"因個人原因向公司董事會請求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辭職后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這已是這家2010年10月在中小板上市的公司的第二起高管辭職事件。該公司2010年年報顯示,董秘2008年4月才開始在公司任職,2010年年薪13.8萬元,持有公司22.5萬股,以2011年8月4日收盤價26.75元計,合計減持可套現601.87萬元。 縱觀各公司高管辭職的原因,不外乎是"個人原因"、"工作原因"、"工作調動"等含糊其詞的表述。例如,2011年12月27日,天潤曲軸發(fā)布公告,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遞交書面辭職報告,因工作原因辭去總經理職務。 統(tǒng)計顯示,自2011年12月1日至12月22日,滬深兩市公司共披露了約80份上市公司高管辭職的公告。以此計算,平均每天有近4名高管辭職。2011年以來共有66位高管遞交辭呈,基本上每5天半就有一位公司的"頂梁柱"離開。在這其中包括ST海龍、亞星化學、山推股份等上市公司出現大量高管辭職的情況,另外,中小板、創(chuàng)業(yè)板更是成為高管辭職的"重災區(qū)",達到23位,占比超過1/3。 我親歷的高管跑路圈錢 同為打工者,如果你作為高管離職,將得到一大筆離職補償,甚至能圈不少錢,然后一走了之,再然后,又跳槽去其他單位繼續(xù)擔任高管,繼續(xù)圈錢;但如果作為普通員工離職,很有可能一分錢都拿不到,這就是現實。難怪有"中國風險投資之父"之稱的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面對這波來勢兇猛的高管辭職潮時表示,高管辭職套現現象,涉及股市長遠發(fā)展的問題,一定要及時處理,如果長期不處置,容易引發(fā)更大的問題。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楊春剛表示,在高管辭職信息的披露上,應該更加明確。他說:"至少應該讓投資者知道更多信息,不要總是個人原因、工作原因,這么含糊地一筆帶過。"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高管離職所帶來的人事地震,你很難理解成思危和楊春剛的話。公司高管離職跑路套現會給事業(yè)及員工帶來怎樣的傷害,繼而造成怎樣的社會問題,或許從我的一次親身經歷中可見一斑。若干年前,我在另一家有望上市的媒體工作時,曾親身經歷了一次高管換將帶來的無奈--當所有的關系到一家媒體生死存亡以及員工前途的大事都押在幾位高管手里,在關鍵時刻這幾位高管相互推諉,沒有人站出來勇挑重擔,而是個個想著趁亂撈一把,作為一名普通員工,才會明白,什么是"叫天不靈,叫地不應,回天無力"。 那是一家名為《經濟潮》的雜志,曾在北京市場上名噪一時,卻又在它即將平步青云時夭折。我當時是該雜志的一名普通編輯。當時的總編輯是一位從湖南聘來的女同志。 經過一年的運作和培育,到年底時,雜志已在北京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成為較為強勢的財經類媒體之一,受到越來越多的讀者的好評,每天都能接到大量訂閱單。從管理層還傳來好消息稱,正在積極籌備,來年將包裝上市融資。 然而,突然有一天上午,總編輯召集全體會議,宣布由于"個人原因"她將離任,并且將有新的投資方進入,包裝上市等事宜都由新投資方接手。一周以后,一向高調跋扈的總編輯乘坐著一輛人力三輪,無聲無息地消失在茫茫人海里。她對身后事沒有做任何安排,只說了一句"沒意思"就走了。而編輯部里已亂成了一鍋粥,群龍無首,有人罵娘,有人發(fā)呆,還有人在哭……當月工資、三個月的稿費、還有這位總編輯曾承諾的年終獎等等,看來都要泡湯。未來前途一片茫然。 又過了幾天,終于接到新投資方指派的新任總編輯的通知,讓所有人員在規(guī)定時間去新的編輯部參加統(tǒng)一面試。經過嚴格面試,我有幸被留用,試用期三個月。其他人員一個不留。就這樣,我?guī)е沂褂昧艘荒甑碾娔X和一串長長的訂閱名單來到新的編輯部。 當我向新任總編輯提出此前編輯部所欠的工資、稿費和年終獎時,她態(tài)度十分明確地回答:"舊編輯部的情況我們一概不管。今后一切工作都要執(zhí)行新編輯部的制度。"我暗暗叫苦:"看來錢是要不到了!"幾個月后,我偶然從舊編輯部的財務人員那里了解到,其實在舊編輯部,工資、稿費和獎金早已由舊的投資方下發(fā)給已離任的總編輯,共約10萬元,但被其全部扣住,沒有下發(fā)。此人已回湖南老家,杳無音信。另外還有上萬元的訂費也不知所終。 新編輯部很快開始運轉了。新的采編人員也全部到齊,并且開了幾次編輯會議,除我之外,到會的全是新任總編輯從各大報刊邀請來的大腕。編輯會議一周兩次,我也開始緊張地寫稿、約稿,可到出刊的時間就是不見出刊。此間,不斷有訂閱讀者打電話來訊問、抗議。我去問新任總編輯,得到的答復是:"你只管寫稿,其他事情不關你事,你不要過問。" 一晃三個月過去了,新刊始終沒有出版。終于有一天,我接到新任總編輯通知:由于舊編輯部在財務、賬務等事宜上沒有很好地履行交接,新投資方無法進入。新編輯部宣布解散。但所有資產,包括電腦一律不許帶走。 我立即給雜志社吳社長打電話詢問情況,得到的答復是:"還在與新投資方談判,新投資方依然有望進入。"他讓我耐心等待??紤]到我?guī)淼碾娔X里還存有許多舊編輯部里的機密事宜,我走時設了開機密碼。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我?guī)状温撓祬巧玳L,均得到答復"還在談判",但每次聯系新任總編輯,得到答復是:"《經濟潮》我們不做。"后聽說,由于長期不出刊,刊號已被吊銷,更別提什么上市了。吳社長還背上了60萬元債務。 忽然有一天,我接到新任總編輯電話,竟是向我索要電腦密碼,被我拒絕,她竟然氣急敗壞地嚷道:"我們這里有的是電腦工程師,能把電腦撬開。" 再后來,我偶然跟幾位業(yè)界資深人士聊起來,他們說,那位新任總編輯其實根本就不是誠心想做刊物,只是因為看到《經濟潮》牌子不錯,想拿來利用一下圈點廣告費和贊助費等等,后來一看采編力量不足,出刊有難度,干脆甩手不做了。至于上市云云,皆是用來圈錢的噱頭,根本不可信。 我當時被氣得五內俱焚。但時至今日,看看那些"見壞就跑"上市公司高管們給公司和投資者造成的創(chuàng)傷,我受的那點小傷小痛真可謂小巫見大巫了。我親身經歷的雖不是上市公司高管離職,但從這家準上市公司的人事變動中,可以想見的是,如果真的上市,依當時的財務狀況和高管的水平和責任心,以及見壞就跑,圈夠錢就離職的心態(tài),不知又將坑害多少投資者。 有多少政策漏洞可鉆? 我得出的結論是,無論是否是上市公司,高管如果無能和貪欲不僅讓老板蒙羞,還將給公司的事業(yè)和員工的利益造成巨大傷害,繼而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作為公司高管,可在離職的時候利用手里的權力,使用各種手段,或投機,或鉆法律和制度的空子,大撈一把;作為上市公司的高管,更可披上合法的外衣,堂而皇之地謀取私利。對于上市公司來說,由于面向廣大投資者發(fā)行股票,因而造成的危害更大。以ST海龍為例,其高管辭職最密集的時間在五六月份,董事長、董秘等5人均是當時遞交辭呈。而在同一時間,ST海龍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guī)遭證監(jiān)會立案調查。 2011年6月,ST海龍被聯合資信列入觀察名單,主要理由是公司重大經營虧損、大規(guī)模高層人事變動以及證監(jiān)會對其立案調查。該月末,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和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驟升至91.46%和88.70%。在其后的半年時間,ST海龍主體和債項評級一降再降,跌至冰點,股價也隨之暴跌。 9月23日,經過調查后,深交所對公司時任董事長等10位高管給予公開譴責或通報批評處分,或從一個側面說明,在ST海龍衰敗背后,上述高管們的"貢獻"不小。 股民們在被股市低迷折磨得心力憔悴,而高管們卻迫不及待地將紙上富貴變?yōu)楝F實,不免令人氣憤。據不完全統(tǒng)計,2011年4月1日至8月5日,A股市場共有445名上市公司高管遞交了辭呈,僅7月一個月,辭職的高管就有80余位,平均每天有3位高管"跑路"。這之中,創(chuàng)業(yè)板成為重災區(qū),35家公司共有48個高管遞交辭呈選擇了離職。單是7月份就有308位高管減持原公司的股票,套現37億元。 以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一年多的三聚環(huán)保為例,7月30日,該公司發(fā)布董事張杰和董事副總經理叢瀾波的辭職公告。年報顯示,張杰持有335萬股、叢瀾波持有215萬股股份,來自深交所的數據顯示,張杰和叢瀾波已分別于6月7日、13日通過大宗交易分別減持83.75萬股、107.5萬股,合計套現超過2400萬元;持有140萬股的張杰妻子趙郁則于7月6日減持35萬股,套現超過400萬元。 寶通帶業(yè)原董事、副總經理陶小明持有472.13萬股,以2011年8月4日收盤價15.97元/股計算,陶小明這部分股份的市值為7539.9萬元。 獐子島一高管通過大宗交易系統(tǒng)減持股份1272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1.79%,減持均價為23.96元/股,減持市值為3.05億元。此外,澳洋科技、恒星科技等多家公司也出現了單筆套現金額超過1000萬元的減持行為。 根據目前證券市場相關規(guī)定,上市公司高管在離開董監(jiān)高職位后,無論是否在關聯子公司任職,6個月后均可自由買賣公司股票。這與在任時"每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所持公司股份25%"的硬性規(guī)定相比,自由度頗大。 根據《公司法》的規(guī)定,高管所持股份經過一年的鎖定期后,每年最多只能套現25%。如果高管在上市后的第七個月辭職,那么高管所持股票在上市一年半之后就可以全部套現,減持的規(guī)模和自由度大大增加,因此促使不少高管尤其是持股高管在公司上市后便匆匆辭職。 另外,根據2009年11月4日,深交所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公司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買賣本公司股票行為的通知》規(guī)定,新股上市后6個月內申報離職的高管,從申報離職之日起18個月內不得轉讓公司股份;從第7個月到第12個月之間離職的,則12個月內不得轉讓公司股份。根據這一規(guī)定,新股上市后的第七個月是高管辭職以取得套現資格的最佳時間。這意味著,對高管們而言,如果想盡早套現,一上市馬上走人或者第7個月走人都是最佳的時間點,而去年下半年以來創(chuàng)業(yè)板企業(yè)大批量上市,正好滿足了7個月的時間窗口。 系統(tǒng)風險必須防范 "這是人類追逐資本原始本性的體現。有錢不去賺?我可做不到",獨立財經撰稿人皮海洲對本報記者表示,"分到高管手中成本為幾毛錢或者一塊錢的股票,在上市后的價值飆升到幾十塊,甚至上百元。值得注意的是,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的高估值成為高管辭職套現的誘因,高管辭職后可早日讓錢財落袋為安。其中極大的套利空間足以讓離職的高管一夜間蛻變?yōu)榍f富翁乃至億萬富翁。之后他們可以去享受滋潤的生活,而不是在國內做打工皇帝。" 對此,著名財經評論人葉檀對本報記者這樣表示:高管減持套現確實會給市場帶來比較大的沖擊,因為在目前的情況下市場比較低迷,高管繼續(xù)減持套現,那么基本可以判定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出現了系統(tǒng)性的風險,造成了社會資金的浪費。面對這樣的情況,必須要反過來改變這個機制,才能改變現在高管套現和造富的行為。 首先是對于這些套現的上市公司業(yè)績做一個審核,高管在套現的過程當中不能讓他太輕松,而要把高管的承諾跟套現的結果結合起來,如果他們沒有達成業(yè)績或者是違背了公司法,必須以《公司法》來嚴厲約束,同時要對《公司法》的相關條文要做一個修改,要加大高管套現的成本。(記者 孫永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