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們村里的姜沒有銷路,幾乎家家戶戶的地窖里都積壓了上萬斤老姜,老姜賣不出去,正在收的新姜裝不進去,愁死了?!苯?,即墨市移風店鎮(zhèn)女兒村的村民致電本報熱線反映,今年姜的價格已經幾乎降到了“谷底”,卻還在為銷路發(fā)愁。昨天,記者來到女兒村,體驗了村民下地收姜的辛苦與辛酸。 四口人一天收三千斤 昨天上午,記者驅車駛進女兒村時,看到村民李修加一家四口人正在地 記者學著他們的樣子,也試著用耙子把姜挖出地里,然后用手去掉附著在姜上的大塊泥土,給姜簡單地“美容”。才挖了半個小時,記者的胳膊就變得有些酸痛了,而一旁的李修加挖起姜來卻很輕松。李修加的妻子陳美欣則在一旁把姜的莖和葉子用菜刀切掉,然后把姜放進筐子里。記者隨后幫陳美欣切了半個小時的姜,從一開始的切掉莖和葉子要好幾刀,到后來的一刀就能把姜和莖葉分離,記者有了小小的成就感。 大風呼呼地吹著,不一會兒泥沙就迷了眼睛,記者用袖子蹭了一下,繼續(xù)勞作。接下來,記者又幫著陳美欣整理筐里的姜,這一個長方形的大筐里裝了一百多斤的姜,整理完了以后已經是滿手泥土。 “前兩年忙不過來的時候,我們能雇人收姜,今年可是雇不起人了,一個人一天150元,就是四百來斤姜的錢,還不如我們全家出動自己收呢。 ”李修加說,他們一家四口從早上6時起床收姜,中午吃口飯,一直忙活到下午5時,一天能合伙收三千斤,“大批量的客戶愿意買老姜,好運輸,新姜的話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去皮,那樣就不好看了。 ” 三畝半地賠了一萬元 李修加說,他種姜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村里幾乎家家戶戶種姜,前兩年還有“姜你軍”一說,而今年卻“風水輪流轉”,姜的價格跌得很慘。李修加介紹說,今年老姜的價格是每斤0.35到0.36元,新姜的價格是每斤0.25到0.26元,而去年姜的價格是每斤2到3元,前年姜的價格是每斤3到4元?!拔疫@邊種了三畝半的姜,能收三萬斤,去年的姜種是一斤四塊錢,今年是兩塊錢,這塊是便宜了,但是今年總體可虧大了,加上成本費一畝地五千,我這些地虧了一萬塊錢呢,心疼。 ” 李修加說,他和家人已經在地里收姜一周時間了,還有大約十天就能全部收完,但是今年收姜時心里不是滋味,感覺有點心酸。 “今年五一的時候種上的姜,也辛苦了半年了,雨水好長得也好,今年冬天要是賣不出去就得扔了。 ”李修加無奈地說,村里今年很興說一句話:“地就是閑著,長草也比種姜強,起碼不用賠錢。 ” 生姜市場已達到飽和 移風店鎮(zhèn)副鎮(zhèn)長李法友介紹說,該鎮(zhèn)以種植蔬菜為主,全鎮(zhèn)種植姜的面積有五六千畝地,女兒村屬于專業(yè)種姜的村莊,全村有村民380余戶,99%的村民家里都種姜,種姜的面積達六百畝。李法友告訴記者,女兒村種姜的畝產量為8000到10000斤,今年的市場價為每斤0.3元,每畝只能賣出3000元的價格,而種植成本則為每畝4000到5000元,這樣今年每畝地虧損2000元,而去年每畝地卻能賺萬元,差別確實不小。 “最近幾年,姜能賣出好價錢,各地種姜積極性很高,到了去年,菜農家里儲存的姜已經很多了,儲存量占到了收獲量的三分之二,在地窖里好好保存能維持兩年,而今年姜的種植面積又沒縮小。 ” 女兒村的李村長介紹說,今年的新姜賣不出去,已經達到了飽和狀態(tài),而姜是一種調味品,并不是大批量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所以今年的銷路現(xiàn)狀確實是個問題,“以前安丘那邊搞生姜出口,姜不夠了就來我們村收購,11月份,沂南那邊也會來收姜賣到南方去,今年看形勢可能就夠嗆了。 ”李村長表示,現(xiàn)在只是希望青島及周邊的客戶能來村里收姜,幫村民解決困難。 盼望收姜的馬達聲 種姜專業(yè)戶李修加回憶說,當市場供不應求時,一到姜收獲的季節(jié),收姜的大車小車幾乎停滿了村里的田間地頭,新老客戶都會爭著和種姜的村民套近乎,希望一次能多收一些姜“回去賺大錢”。而今年,他能想象到如果哪天哪怕只來一輛收姜的車,聞風而動的家家戶戶都會趕緊圍過來賣姜,至于辛苦收的姜到底命運如何,他的心里沒有底。在田地里親自體會到了姜農的辛苦與不易,記者與姜農一起祈禱著,“棵棵皆辛苦”的農作物不要浪費,盡快有合適的“伯樂”前來“相馬”。 |
上一篇:做饅頭像一場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