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島城的天氣開始逐漸變冷。到了以往市民儲煤過冬的時候,也是送煤工們最忙碌的時候。每天,他們都推著滿載著蜂窩煤的班車走街串巷為居民送煤。可是隨著島城集中供熱面積的加大,需要蜂窩煤的人越來越少。但是,送煤工依然在堅持著。昨日,記者來到了市南區(qū)掖縣路煤店,和送煤工一起搬煤送煤,感受到了他們工作的辛苦。 ???搬了3箱煤胳膊險抽筋 ?? ????拉車倆小時送千斤煤 ????不到5點,5輛平板車上都已經(jīng)裝滿了蜂窩煤,運煤工準備上路了。每一位運煤工負責一輛車,45歲的楊俊清對記者說:“你試試看,估計夠嗆能拉動。 ”于是,記者來到平板車前,套上拉繩就開始猛力拉車。果然,記者感覺整個車的重量很沉,用盡了力量都很難拉動。楊俊清告訴記者,雖然平板車不大,但是為了一次多送些煤,每輛車上每次都要拉1000斤煤才上路。楊俊清第一車煤需要送到佛濤路上的一戶居民家中。于是,記者幫著楊俊清推著車子一起前行。 “到那里至少得5里路,要走2個小時呀,你可要有心理準備昂。 ”在路上,楊俊清對記者說:“現(xiàn)在的路越來越不好走了,路上全都是車,像這些路程遠的居民路,我們就必須趕在7點之前送到。不然,后面的煤就沒法送了。 ”果然,記者和楊俊清走了2個小時才到了佛濤路上這家居民家中。而此時,記者的上衣已經(jīng)全部濕透了,而楊俊清也是滿頭大汗了。 挑兩箱煤走不到20米遠 送完第一車煤之后,連休息都未休息,楊俊清就往回趕。 “現(xiàn)在正是老百姓要煤多的時候,我們一天到晚都不能閑下來。即使每天不停地干,都要從早晨4點忙到晚上7點多。所以,干完一個活就要趕緊往回趕,不然晚上吃飯就得9點之后了。 ”楊俊清小跑著回到煤店,裝上了第二車煤。這車煤是送到附近的大學路一家居民家中。 ????記者陪著楊俊清一起拉著車來到了這戶居民家門前。因為這是一所老式二層樓,楊俊清需要幫居民將煤送到二樓上。于是,楊俊清拿出一副扁擔開始往樓上挑煤。趁著楊俊清幫這位居民擺煤的時候,記者扛起了扁擔幫著楊俊清挑煤。在同事的幫忙下,記者費了好大勁才將兩箱蜂窩煤挑到了肩上。一上肩,記者就覺得肩頭像受到重擊一樣,險些沒站住。于是,記者咬緊了牙關,硬撐著往前走,可是剛走了不到20米還沒有開始上樓,記者就已經(jīng)非常吃力了,腳下開始打晃了。為了防止煤箱掉在地上,記者只好就此作罷,將兩箱煤放到了地上。楊俊清對記者說:“一般人干不了這苦差事的。這兩箱可是100多斤重呀。 ” ????中午一份咸菜六個饅頭 ????中午12點半,送完第3車煤之后,楊俊清的腳步開始慢下來。 “到了這個時候,早晨吃的飯已經(jīng)不管用了,肚子開始叫了,腿上也沒勁了。 ”楊俊清對記者說:“有一次,我為了趕工作量,沒顧上吃中午飯,結果在路上就暈倒了。 ”在回煤店的路上,楊俊清花了8元錢買了6個饅頭和一份小涼菜。剛開始,記者還以為他是幫著同事們一起買的午飯,沒想到,他告訴記者,這是他自己一個人的飯。他對記者說:“送煤這個活拼的就是體力,不吃飽了飯,根本干不了。 ” ????接近1點的時候,送煤工們都回到了煤店里。記者看到他們都沒有做午飯,都是買了饅頭咸菜或者包子在簡易的餐桌上吃著。楊俊清坦誠地對記者說:“說實話,大家伙來這里出力,就是想多賺點錢帶回家。而現(xiàn)在物價漲得那么厲害,如今就是再省吃儉用,一天的生活費就要二十多元錢了。所以只要能吃飽有力氣干活就行了,也不在乎飯菜好不好了。 ” 記者手記 最后的送煤工 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島城供熱面積在逐年增大,市民對蜂窩煤的需求正在逐漸減少。城市里像楊俊清這樣的送煤工也漸漸從我們身邊“消失”。 ????就拿楊俊清所在煤店來說,從五六年前的十多個送煤工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減少到了 5個人,而且還會更少。送煤工和他們的故事也將成為一個時代的最后縮影…… ????記者挑起50多公斤重的兩筐煤球準備上樓送到居民家中。 徐常青 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