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jù)新華社電 半小時一班依然一票難求的“京滬航空快線”是國內(nèi)盈利水平最高的黃金航線,自2007年開通以來,一直由東航、國航、南航、上航、海航五家航空公司經(jīng)營。 由于航空時刻資源有限,經(jīng)過6年馬拉松式的爭取,春秋航空終于分到一杯羹,從今年國慶假期開始投入京滬航線運營。這一廉價航空的介入,將給座俏價高的京滬航線帶來怎樣的變化? 低價票航班需早起晚歸 京滬航空快線開通以來,每半小時一班的密度已經(jīng)實現(xiàn)公交化,在此基礎上增加航班時刻難上加難,春秋航空經(jīng)過6年的努力擠進了京滬航線的門檻,但也僅僅申請到披星戴月的“紅眼航班”。 春秋航空上海至北京的航班時刻為21時45分起飛,零點20分到達;北京至上海的航班時刻為6點35分起飛,8點55分到達。 記者從春秋航空售票網(wǎng)站上查詢到,“十一”黃金周期間,春秋上海至北京單程機票A、B、C三種艙位的價格在400元至800元之間,其中C等艙一些400多元的廉價機票票源緊張,300元以下的特價機票被搶購一空。 推出特價機票是春秋航空開通新航線的一貫營銷策略,京滬航線最低290元的機票相當于打2.5折,加上190元的機場建設費和燃油附加費,也低于京滬高鐵二等座的票價,最受歡迎。 然而,680元至1030元的打折機票的銷售情況卻并不火爆。對此,春秋航空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時間不夠理想,旅客在拿到低價同時,必須搭上早起晚歸的辛苦。 在北京工作的黃英時常往返于京滬之間,她說,春秋航空的價格是便宜,可要及時趕到機場乘飛機,起碼要早上4點鐘起床;返程回京的航班又太晚,現(xiàn)在飛機延誤一小時是常事,很可能要凌晨兩點才到家。雖省了錢,但辛苦又麻煩。 廉價航空市場份額過小 長期以來,民航界普遍流傳著“京滬線誰經(jīng)營誰盈利”的說法,東航內(nèi)部人士告訴記者,京滬快線一年的利潤能達到9億元人民幣,是當之無愧的黃金航線。 在充足客源的支撐下,大多數(shù)國內(nèi)航線僅能保持五、六折票價水平時,京滬線機票仍能穩(wěn)定在8折上下。今年京滬高鐵開通初期,京滬航線票價曾一度下滑,但不到一個月就逐步回升。 春秋航空的加入,能否改變京滬航線的定價格局?專家認為,春秋航空獲得了這個航權,可以說是航空市場管制出現(xiàn)松動的跡象,但無法撼動京滬航線的價格堅冰。 記者查詢了解到,10月1日至10月7日,除春秋航空以外,其他航空公司上海至北京的機票以經(jīng)濟艙全價的1130元和頭等艙的2830元為主,只有個別9折機票。 中國民航管理干部學院副教授鄒建軍表示,憑借春秋航空的京滬航班改變京滬航線的票價體系,是比較困難的,它所占的市場份額太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京滬航線的旅客群體大部分是對時間敏感,但對票價不太敏感的商務旅客。國航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班次較少、時刻不夠理想,民營航空公司“殺入”京滬線短期內(nèi)對商務客占七成以上的京滬航線票價影響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