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wǎng)站昨日發(fā)布消息稱,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故宮博物院對造成宋代哥窯瓷器損壞事故責任人作出處理,對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對負有領導責任的該部門主要負責人給予行政警告處分。 在這份題為《關于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損壞事故處理結果的公告》中,故宮博物院表示,7月4日宋代哥窯青釉葵 “這次文物損壞事故令我們痛心,說明我們在文物管理制度的落實、文物使用操作的細節(jié)上還有不到位的地方,在責任制落實、責任心培養(yǎng)上仍存在差距。”故宮博物院在公告中說。 故宮博物院表示,將汲取此次事故的沉痛教訓,認真落實整改措施,完善有關制度和措施,嚴格責任制、問責制,并強化監(jiān)督和檢查。保護好故宮,保護好中華民族的寶貴遺產(chǎn)。 對于這樣的處理,網(wǎng)民普遍表示不滿,認為處理過輕。為此,記者昨日下午致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事故調查組組長陳麗華,了解故宮博物院對該事故處理依據(jù)。陳麗華表示,此處理依據(jù)故宮博物院《藏品管理規(guī)定》第10章“獎勵與懲罰”之第86條。 記者試圖進一步了解該條文具體內容,故宮有關方面表示,此為故宮博物院內部管理規(guī)定,不便對外。
觀點交鋒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阮齊林: 追究刑事責任處罰過重 故宮昨日公布對文物損壞事故責任人的處理決定后,很多網(wǎng)民痛惜價值上千萬元的國寶毀于一旦,認為處理過輕,應追究相關責任人刑事責任。法學專家則表示,相關責任人是否存在過失難以認定,追究其刑事責任的處罰過重。 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專家阮齊林教授表示,刑法第324條確有“過失損毀文物罪”的條款,人們痛惜國寶被毀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從人的社會經(jīng)驗和情理上講,這種情況下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的必要性不大。 阮齊林說,從事故本身來看,國家一級文物被損壞的后果存在,根據(jù)官方的核查結果,責任人的行為和文物被損壞的后果之間的因果關系也很明確,關鍵點在于對責任人是否存在“過失”的認定。 阮齊林說,“過失”的實質是說當事人對其造成的損害結果存在過錯,或者應該受到責備。應該受到責備又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疏忽,一種是輕信。前者是應當預見行為會發(fā)生危害結果,但是沒有預見。后一種是已經(jīng)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具體到故宮文物損壞事故,主要考慮前一種情況。阮齊林指出,“過失”的認定還存在程度輕重的問題。此次事故中的直接責任人進行過正規(guī)培訓,參加過50多件瓷器的檢測,沒有出過狀況?!俺D旮奈锎蚪坏?,偶爾出現(xiàn)操作失誤,我個人認為可以給予行政處分,但沒有必要認定為犯罪意義上的過失,追究刑事責任處罰過重?!?/p>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沈巋: 是否過失要有專業(yè)認定 故宮對事故責任人的處分是重是輕?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行政法專家沈巋指出,問題的關鍵在于對“過失”的認定。 沈巋表示,事業(yè)單位的處罰可以參照行政機關行政法的有關規(guī)定,但必須有文保行業(yè)內部的專業(yè)認定。因為關鍵問題在于依照文保行業(yè)內部的認知,有關人員是否盡到了這個行業(yè)普遍認為的合理注意的義務,如果盡到了,就是較小的過失,處分相對要輕。如果別人都能夠在盡到義務之后避免事故的發(fā)生,偏偏他出了這個事故,那就是嚴重過失,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沈巋說,此次事故的發(fā)生是機器和人的因素結合在一起引起的,因此必須由專業(yè)人員判斷這種事故是否能夠避免,是否存在主觀過錯,程度怎樣。僅憑目前公開的信息不足以判定是輕是重。 過失損毀文物罪 過失損毀國家保護的珍貴文物或者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324條 微言大義 嚴肅點,故宮博物院!1.國家一級文物被損如不是經(jīng)常發(fā)生而是罕見,院長必須要向公眾道歉,不能千呼萬喚不出來;2.不能編織說法,什么保護青年人之類為20多天“保密”開脫,說清楚為何不公開!3.短短幾十天,從文物被盜到錦旗錯字,從天價會所到損毀文物,故宮,你們到底要干什么?吁請主管部門管管故宮! 王旭明(教育部前發(fā)言人) 故宮哥窯寶貝損壞事故,只能說明:一是故宮里這樣的寶貝太多了,而現(xiàn)在守著這些寶貝的人其實并不親愛它們。如真心愛者,動它時候,難道不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二是充分說明,故宮這是個國營單位,以一個單位的粗率管理來保護這么多珍貴文物,管理方式不解決,問題只能層出不窮。 朱偉(三聯(lián)生活周刊主編) 摘自微博 回應質疑 損壞文物被指“貍貓換太子” 國寶受損前后對比照公布 前天,故宮通過央視發(fā)布因操作失誤被損壞的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受損后的照片,隨即引發(fā)公眾質疑。有人通過比對發(fā)現(xiàn),央視發(fā)布的照片與故宮官網(wǎng)“數(shù)字資料館”中檢索到的唯一一件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的照片明顯不一樣,懷疑損壞文物被“貍貓換太子”。 昨天,故宮在公布事故處理結果的同時,公布了4張國寶受損前后對比照片。故宮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央視發(fā)布的確為受損瓷盤照片,與“數(shù)字資料館”收錄瓷盤并非同一件文物,故宮館藏的“同名”瓷盤多達十多件。 故宮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在故宮的文物管理中,文物因造型近似而名稱相同的情況很常見,比如,在故宮館藏文物中,叫“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的就有十多件,叫“宋代哥窯碗”的也有很多件。為了區(qū)分具體的文物,管理中會將同一名稱的文物標上不同的文物號,以此區(qū)分。 該負責人說,目前“數(shù)字資料館”收錄的只是部分館藏珍貴文物,“數(shù)字資料館”中檢索到的那件“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比此次事故中被損壞的國寶更具代表性,所以選擇將它的照片掛在網(wǎng)上供公眾瀏覽欣賞,不存在“貍貓換太子”一說。 問責監(jiān)管 故宮出事頻現(xiàn)“三不管” 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憲法行政法研究室主任周漢華指出,故宮接連出事不應“三不管”,管理層面存在兩大問題需要深刻反思。 一方面,從體制上講,故宮具有完備的管理單位:行政管理有文化部,業(yè)務監(jiān)管單位有國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三個單位多元監(jiān)管,本應起到良好的管理效果。但從“失竊門”到“會所門”,再到如今的“宋瓷門”,故宮特殊的“獨立性”令公眾迷惑。 業(yè)內專家指出,從這幾次事故的處理來看,故宮在日常管理中存在漏洞。文化部內部沒有對口管理故宮的部門,在上次失竊事件中嚴重失語;國家文物局只是在業(yè)務上有權對故宮進行指導;至于作為屬地管理單位的北京市文物局,因為沒有明晰的權責規(guī)定,基本上不參與管理行政級別相同的故宮。 周漢華指出,在多部門管理中,一切要按規(guī)則辦事,行政級別應為規(guī)則讓路。周漢華舉例說:“大馬路上的交警什么級別?不管你是老總還是局長,交通違規(guī)不都照罰嗎!”周漢華表示,各監(jiān)管部門應各負其責,堅守規(guī)則。 信息公開是周漢華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按照故宮博物院的解釋,因為涉及人員的處理,為了徹底查清真相,因此近一個月后才上報消息,如此類推是個荒唐的邏輯?!?/p> 他舉例說,河里的魚死了,能不向環(huán)保部門報告,等查清了再說嗎?食物中毒吃死了人,因為涉及對人的處理,也要查清原因再說? 周漢華表示,在這種情況下,上級管理部門應該盡到職責進行監(jiān)督,“不能讓故宮自己左手查右手?!?/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