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芯子
周村民俗活動異彩紛呈,“周村芯子”是其中最獨特的娛樂形式。每當逢年過節(jié),由兒童裝扮劇中人物站立在幾個人高
的細細的芯子上,由人抬著行走,招搖過市,險中求趣,令人嘆為觀止,是當?shù)厝讼猜剺芬姷幕顒印?
周村芯子的淵源大概可以追溯到明清時期,傳說泰山奶奶即碧霞元君是周村長山人,三月十五是她老人家的生日。每年從三月三周村人就開始張羅著迎泰山奶奶回娘家,公推幾個老成持重的人,背上泰山奶奶的面軸,快馬加鞭,直奔向泰山,請了神靈后返至淄川地界,即有一人先行奔回周村報信,準備接駕,自此日開始,至三月十五泰山奶奶生日,周村便開始一年一度精彩的社火祭祀表演。龍燈、獅子、竹馬、旱船等應(yīng)有盡有,老百姓想著點子活躍節(jié)日氣氛,聰明的周村人從高蹺和蠟燭燈臺得到啟發(fā),依靠周村發(fā)達的織機技術(shù),創(chuàng)造了別具一格的周村芯子。
芯子的抬轎是民間工匠精心設(shè)計制造的木質(zhì)框架,以規(guī)模及劇情不同彩飾成亭臺樓閣、石橋彩虹、山川、云端或花卉等,精雕細刻,造型優(yōu)美。踩芯子的人物,往往高懸空中,看不出有立腳之處。其實這是靠底座中通出的那根叫“芯子”的小鐵條支撐的。
裝扮著各種戲劇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懸空于這些支柱上,彩服則巧妙地將支柱遮掩起來,這些戲裝孩童便有亭亭玉立之感。一臺大芯子所要出動的人員很多,十六個抬芯子的,外加十六個換班,一個吹哨子的,四個拿護桿的,五個鑼鼓班子,兩個推幡的,四個扯幡的,三個推招子的。擔任“踩芯子”的孩童一般5至11歲,全鄉(xiāng)全村精心挑選出來的,既要扮相俊秀,又要體形輕巧,還得有點一站一坐幾個小時的吃苦耐勞精神。上芯子前不給水喝,餓了就吃奶糖和雞蛋,踩芯子雖然是一件苦差使,但周村的小孩最大的夢想就是踩一回芯子。
周村燒餅
周村燒餅,即大酥燒餅,也稱“芝麻餅”、“呱啦葉子燒餅”。周村大酥燒餅的前宗并不在周村,后來所以能在周村開花結(jié)果,并成為名產(chǎn),與周村的興起有直接的關(guān)系。清康熙初年,周村已經(jīng)有名列全縣(長山縣)市集之首的“周村集”。過了半個世紀已是“天下之貨聚焉”的“周村大鎮(zhèn)”了。周村商業(yè)空前繁榮,農(nóng)工商三者并盛,人口更加集中,市場更加繁榮,消費增大,飲食加工紛紛興起。到清末,從事燒餅生產(chǎn)的郭氏一家,由桓臺遷來周村,安家落戶,開館設(shè)店,經(jīng)營逐漸集中,規(guī)模不斷擴大,終于超過同行,獨占鰲頭。
郭家三代從事燒餅生產(chǎn),技術(shù)最佳的是郭海亭先生。他十幾歲與同胞弟郭俊川隨父學(xué)藝,很快就上爐開業(yè),繼而代其父支撐“聚合齋”的門面。當時,周村生產(chǎn)的燒餅,邊子很厚,入口硬而不酥,狀似木耳,故叫“木耳邊”。郭海亭先生大膽改革工藝,提高制作技術(shù),抹去了木耳邊,提高了酥脆的程度。同時,在包裝方面也由線捆改為印花紙包裝,由于產(chǎn)品質(zhì)量大大提高,清朝宮廷曾點名調(diào)“聚合齋”生產(chǎn)的燒餅為貢品。周村界的“八大祥”均訂購“聚合齋”燒餅,并成箱發(fā)往外地。由此,周村大酥燒餅名揚中外,終成名產(chǎn)。
周村燒餅有咸、甜兩種,形圓而薄、正面布滿芝麻,背面充滿酥孔,色澤呈黃為佳,綜其特色,主要有:酥、香、薄等特點。酥,是周村燒餅的基本特色。質(zhì)量好的產(chǎn)品,一嚼即碎,不硌皮,失手落地,即為碎末。香,芝麻是主要的致香料。濃香的芝麻,嚼之不膩,在燒餅的酥脆之中兼以芝麻的郁香,風(fēng)味更濃。薄,也是燒餅致酥的一個因素。薄的程度在熟食類中有拔萃之優(yōu),猶似紙片。有人比作白楊干葉,鄉(xiāng)間有的稱其為“呱啦葉子燒餅”,若拿起一疊燒餅,確有刷刷聲,比喻十分形象。(常誠
王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