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信息泄露已成公害國務院擬立法保護個人隱私 北京市民申先生的機動車保險下月到期,一個月來,他先后接到了200多個“推銷保險”的電話,飽受騷擾之苦。其實,生活中,有申先生類似經(jīng)歷的人不在少數(shù),個人信息泄露正日益嚴重地妨礙著公眾的正常生活。 &
nbsp; 有知情人告訴記者,他們所掌握的“客戶資料”都是要支付一定“費用”的。在許多行業(yè)里,都有一些專門收購和買賣個人信息的“生意人”,一條信息費用根據(jù)來源渠道、用途不同,價格從幾角錢到幾元錢不等。這種“黑色”交易,讓公眾信息泄露防不勝防。 律師表示,個人信息泄露已成一大公害,但目前無法通過法律途徑解決這一問題。針對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的缺失,國務院有關部門啟動了《個人信息保護法》的立法程序,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中。據(jù)悉,在專家建議稿中,個人的手機號碼、家庭住址、醫(yī)藥檔案、職業(yè)情況等等,都在保護范圍之內(nèi)。不論是名片店私自留底名片、單位亂扔應聘者的簡歷,還是醫(yī)院管理不善導致病人病歷泄露等,都屬違法,將被追究行政責任、民事責任或是刑事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