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濰坊12月7日訊(記者劉炳文)“我叫王珊珊,今年14歲了!苯裉煜挛,濰坊聾啞學校五年級的王珊珊向來客介紹。她是借助一個類似手機大小的語音機實現(xiàn)自己人生這一歷史性跨越的。據(jù)了解,借助這個語音機,聾啞人能夠很方便地跟人交流。
記者看到,語音機的外形如同一個普通的手機,外部設有鍵
盤、顯示屏、揚聲器等,內(nèi)部設有編碼———語音的相互轉換電路。當聾啞人需要“說話”時,只需手按鍵盤輸入數(shù)字編碼,就可以讓正常人聽到他們要“說”的話。當聾啞人“聽”時,正常人說的話通過語音機的語音識別,在顯示屏上顯示出編碼,聾啞人就能看懂了。
語音機的發(fā)明人是36歲的濰坊市民譚建樹,他從1996年開始研究,2000年獲得專利,今年造出6臺樣機。其中的三臺在聾啞學校試用了一個月,老師們反映,這個儀器效果還不錯。現(xiàn)在的問題是學生對編碼表還沒背熟悉,如果學生背熟了編碼表,就會很熟練地“說話”了,等語音機的功能完善后,聾啞人就可攜帶它與正常人熟練地交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