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24日,阿根廷總統(tǒng)官邸內熱鬧異常,面對臺下云集的各國記者,阿根廷總統(tǒng)庇隆將軍掩蓋不住內心的興奮,大聲宣布,以羅納德·里希特為首的科學家們實現(xiàn)了“幾乎是難以實現(xiàn)的目標”,阿根廷的氫彈研究走到了蘇聯(lián)、英國乃至美國的前頭!鞍⒏⒊蔀榈谝粋擁有氫彈的國家!
這一消息迅速傳遍全世界,正在進行核競賽的美蘇兩國也被震驚,紛紛派遣間諜打探。 原來,納粹德國垮臺之后,阿根廷收留了不少德國科學家和工程師,庇隆在聲明中提到的物理學家羅納德·里希特就是其中的一個。里希特于1948年來到阿根廷,通過熟人介紹,他見到了庇隆總統(tǒng)。里希特告訴庇隆,他發(fā)現(xiàn)了一條制造氫彈的捷徑。雄心勃勃的庇隆當時正在為核武器夢而努力,里希特的建議讓他大喜過望。
很快,庇隆為里希特建造了一座核實驗室。1951年2月,里希特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了伽馬射線。他深信自己已完成可控熱核聚變反應,于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庇隆。庇隆高興之余竟忘了派專家到島上核對實驗結果,便匆匆忙忙召開了記者招待會。
幾個月時間很快過去了,里希特所說的氫彈連個影子都沒有見到,要求增加撥款的報告倒是源源不斷地被送到庇隆的面前。1952年,庇隆終于失去了耐性,他派了一個專家小組前去視察。
很快,專家們發(fā)現(xiàn),里希特所謂的“反應堆”實際上是英國物理學家在1899年發(fā)明的一種特殊弧光燈的放大版。這種燈泡在接通交流電時,會發(fā)出悅耳的聲音,因此也叫做“唱弧”。后來,有人用這個原理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子樂器。里希特則用這個原理發(fā)出聲音并聚焦能量。他在柜子四周裝上高功率的揚聲器,讓聲波聚焦在柜子里,使柜中瞬間溫度最高達到約10萬攝氏度,但這與熱核反應所需的1億度高溫相距甚遠。因此里希特所說的“氫彈”實際上是一個超大號的“電子琴”。
專家小組的報告讓庇隆大發(fā)雷霆,他下令關閉實驗室,將里希特趕走。然而此時阿根廷已在這個實驗上花去了近1億美元,這在當時可是個天文數(shù)字。更讓庇隆惱火的是,這件事讓他在全世界面前丟了臉。
盡管阿根廷的氫彈計劃最終成了水中花,但它卻加速了美蘇兩國的氫彈研究。蘇聯(lián)在庇隆發(fā)表聲明兩周后迅速擬定了建設熱核反應堆的新計劃。美國也加速進行熱核武器的研究,掀起了一場制造氫彈的競賽。粟周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