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這是一位讀者的來信。講述了鄰居蔣大娘的子女設(shè)立“母親健康保障基金”理財?shù)墓适。事情雖小,但頗有代表性。像蔣大娘這樣的老人有很多,特別是老伴過世,自己又不享受勞保的老人,看病難、看病貴是擺在他們面前的嚴(yán)峻問題。在醫(yī)療改革還不完善的現(xiàn)實情況下,蔣大娘子女的辦法值得提倡
。一個小小的理財行為,就可以緩解老人和自己的經(jīng)濟壓力,何樂而不為? 我的鄰居蔣大娘,今年已經(jīng)90歲了,滿頭白發(fā),身體很好,和小女兒住在一起,三子一女都很孝順,過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前幾年曾流露過自己最大的心事:“我雖然吃不愁,穿不愁,一切生活有人照顧,可我沒有勞保,現(xiàn)在看病這么難這么貴,萬一病了住院,押金就要三四千元,如果一時湊不齊,交不上,讓我在醫(yī)院走廊上等著,那可怎么辦?”
兒女們決定幫母親消除這個心病。商定由大女兒大女婿草擬一個《母親健康保障基金籌集管理辦法》,內(nèi)容包括:用途、額度、籌集時間、開支管理、余額分配等。經(jīng)討論,大家一致贊成,并從1996年開始執(zhí)行。1996年元旦,不僅四個子女按辦法足額交了基金,就連孫女甚至曾外孫也把日常省下來的零花錢交上了。老人高興地說:“不要說兒女,就連上小學(xué)的曾外孫都這么孝順,我真是一點心事也沒了!
幾年下來,“母親健康保障基金”已經(jīng)累積了一萬多元。俗話說,親兄弟明算帳,按辦法規(guī)定,議定由與老人一起住的小女兒管帳,由兒子管錢(存折)。老人買保健器械等,提出來就可以買上,幾年中花了二千多元。
老人終歸年事已高,今年不幸摔斷腿骨,兒女立即用基金交齊押金住上院,不用臨時籌錢,使老人及時得到救治。住院共花費2萬元左右,除去基金余額,四個子女雖說每人又分擔(dān)了幾千元,畢竟比一次籌措這么多錢壓力小了一些。在子女們的悉心照料下,老人恢復(fù)得很好,又能在家門口附近散步了。
蔣大娘的兒女們在這次事件上看到了好處,又召開了家庭會議,研究在原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這一辦法,讓老人的晚年過得更舒心。霄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