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學該開設什么樣的專業(yè),這個專業(yè)的學術地位、就業(yè)前景如何?考生又該如何來評價一所大學的好壞,挑選適合自己的專業(yè)?昨日,在重慶市召開的“2005中外高校發(fā)展指標與評價研討會”上,參加討論的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的有關人士透露,目前官方只針對研究院類高校進行了評估分類,但不會發(fā)布任何“大學排
名榜”榜單。
與會的部分專家認為,目前國內衡量高等學校發(fā)展的指標尚不系統(tǒng)和完全,每個高校的具體指標數據處于不公開或半公開狀態(tài),怎樣才是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在我國還沒有公認的標準。
排行缺乏透明度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謝安邦:家長和學生應該客觀獨立看待高校排行榜,政府在高校的評估與排行中應該起到監(jiān)督作用。有的高校為了提高排名,在報告的數據中瞞報或謊報。比如有的高校把60歲以上的教授和借來的院士也通通算在報告數據內。
政府應該對排行的中介機構實行監(jiān)管,實施資格許可制度,對進行評估的人員進行資格證管理。應該建立透明的公共基礎數據系統(tǒng),這樣的排行榜才能經得起推敲。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數據分析部主任羅伯特莫斯:哈佛在美國高校排名靠前,不僅因為它的實力,還因為它擁有一筆龐大的校友基金。美國的高校排名一般需要考察專家評估、學生流失率、畢業(yè)率、學校資源、學生來源質量和校友捐款比率等重要項目。
排行榜像選“超女”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蔣國華:大學排行榜榜單就像選“超女”一樣,現在國內出爐的榜單都是非官方的,無論數據來源還是人力成本都是市場運作,估計一份這樣的榜單花費在50—100萬元左右。至于它們的權威性和可信性要客觀對待。
大學榜單之所以有存在的必要主要是滿足社會對大學的知情權,為考生服務,同時也為一些學校提高了知名度,因此雖然現在對大學排名存在很多爭議,但卻有必要做下去。本報記者黃曄戴宇
(記者黃曄戴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