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海峽都市報報道,農(nóng)婦20年助學捐款300萬,近千名寒門學子因她重返校園。可她對自己卻很吝嗇。
人物檔案
她很“摳門”,每天的花費控制在10元以內(nèi)。
她很“大方”,20年捐出各類善款300多萬,近千名寒門學子因她重返校園。
她說,她忘不了
自己沒文化所受的苦;她說,給別人錢自己就很開心,哪怕能幫小孩多念一天書,我都愿意……
每一句話,都是用夾雜著太多本地話的普通話說的,或者說是用偶爾有兩句普通話的本地話說的。
她,就是柳秀芳,福州連江縣琯頭鎮(zhèn)上坪村一農(nóng)婦,育有6個子女。
11月18日,是她的78歲生日。
感動細節(jié) 童養(yǎng)媳打小就有大志向
柳秀芳,1927年出生于連江一個偏僻的小漁村,因家貧,家中姐妹5個,相繼送人了。柳秀芳是在12歲時,以“童養(yǎng)媳”的身份,到了別人家。
因交不起幾元的學費,到了上學年齡的柳秀芳,曾紅腫著眼睛,在小學墻外一圈圈地轉(zhuǎn)。
有一件事讓她至今痛惜不已:村里有一姓劉的小伙伴,家里也很困難,但小劉學習成績優(yōu)秀,附近的人都說這戶窮人家出了個天才。然而不幸的事卻發(fā)生了,小劉得了一種怪病,因家庭貧困,無法及時救治,夭折了。
柳秀芳說,長大后幫助貧困兒童重返校園的理想在那時起就扎下了根。
當奶媽掙錢攢著幫助孤兒
柳秀芳的助人義舉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開始了,她把當奶媽掙來的錢一點一點地攢下來,開始零散資助村里的孤兒。
每當飽脹的奶水浸透衣衫,每當懷里躺的是別人家的孩子,柳秀芳就想起自己那嗷嗷待哺的兒子還丟在床上哭。“對不住孩子,他們一到這世上,就跟我受苦了。”回想過去,柳秀芳黯然。
摳門媽媽自己每日開銷10元
老人的大兒子林健告訴記者,早年家窮,母親為了養(yǎng)育孩子,替人掏糞、挑水,啥活都干。直到他們兄弟姐妹長大后去了國外發(fā)展,老人的晚年生活才好起來。兒孫們每個月都會寄錢給老人,本可以過上富足生活的老人卻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每天的花銷不超過10元錢。有錢就拿去獎勵學生。
一次她去外地看個孩子,回來的路上口渴難忍,就想到路邊店買瓶礦泉水。第一家店賣兩元,她沒買。再遇見一家路邊店,人家要一塊五,她還嫌貴,最后她還是一路忍著,回家喝水。她說,一瓶礦泉水兩元錢,夠那些窮學生買上幾個本子幾支筆的。
柳秀芳說:“做過窮人,知道錢的好處,但錢要用就要用得其所,否則很無謂!
只要孩子能讀書她就管學費
柳秀芳愛聊天,很多貧困學子的信息,都是這樣得知的。有次,老人不知在跟誰閑談中,偶然得知有4個貧困的畬族學生,因沒錢上學而即將輟學。她就上心了,一路打聽找到畬族孩子的學校,毅然承擔了這4個學生上學的全部經(jīng)費以及生活費。
她對老師說,只要孩子們能讀書,她就管學費,直到他們讀完大學,不管多少她都掏錢。后來,她還在學校專門設立了一個畬族教學班,全面資助貧困的少數(shù)民族學生完成學業(yè)。
有人對她說:“你怎么不把錢捐給那些學習好的孩子,將來他們有了出息還能報答你!绷惴颊f:“我不求報答,只要這個孩子說他想念書,哪怕他只能念到小學畢業(yè),我也要幫他。多念一天書,就多懂一些道理,就會多為社會做一份貢獻!
一顆愛心網(wǎng)來八方真情
連江有所特教學校,里面是100多名的殘疾兒童,因條件限制,只好擠在一所上世紀50年代的工人療養(yǎng)院里上學。
柳秀芳老人偶然聽說了這個事。2003年3月6日,老人首期一下子就捐獻了20萬元,作為慈光教學樓建設的啟動款。在她的帶動下,捐錢、捐物從此展開。并且縣政府還專門批了一片山地。
據(jù)統(tǒng)計,老人捐給這所特教學校的就有100多萬元。如今,特教學校慈光教學樓集教學、試驗、康復于一體,設備非常齊全。210名殘疾學生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他們從心里感激這位素未謀面的老人。
除了捐資助學,老人對其他公益、慈善事業(yè)也是非常熱心。1999年特大洪災,2004年印度洋海嘯,以及近年來發(fā)生的臺風“海棠”“泰利”“龍王”等所造成的天災,柳秀芳都不忘捐款、捐物。了解內(nèi)情的鄉(xiāng)親粗粗估算了一下,這20年來,老人捐出的錢有300多萬元。
柳秀芳的義舉被子女們看在眼里。如今,在海外發(fā)展的他們,也常打電話回家,問問最近有沒有哪個孩子需要幫助。柳秀芳對此很欣慰,她說:“如果說我的行為需要什么回報的話,就是讓我的子女也有一顆善心!(本報記者雷王蕾
肖春道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