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上高二的學生李兵(化名)上周向《父母》周刊編輯反映:我存下的“小金庫”被父母私自挪用,為此他和母親之間關系鬧得很僵,李兵提出一個問題:難道就因為他們
是父母,就可以隨便動用子女的財產(chǎn)嗎?    
   緣起
   
   李兵今年上高二,是個聰明帥氣的高中生,也是父母眼里的寶貝,可最近一段時間,他和父母的關系鬧得很僵。李兵告訴記者,他之所以和父母鬧僵是因為父母私自動了他的“小金庫”。
   原來,李兵在班里擔任語文課代表,是同學們公認的“筆桿子”,除了寫日記,李兵平時還喜歡寫點散文和隨筆,從上初中開始,他的作品就陸續(xù)在報刊上發(fā)表。李兵清楚記得,他上小學五年級那年,他第一次收到40元稿費,激動得一晚上沒睡好覺,“我爸我媽當時很高興,我媽說幫我把稿費存起來,等我上大學的時候讓我自己支配,后來,親戚朋友們給我的壓歲錢,再加上我的稿費,都存到了我的專有存折上,總共有5000多元,可我沒想到,我媽上個月不打招呼就把存折上的錢提出來花了,我知道后很生氣,覺得我媽不講信用,對我太不尊重!
   
   反應
   
   母親:
   “金庫”是“慣”出來的
   
   接到李兵反映后,記者與李兵母親王女士取得聯(lián)系,王女士告訴記者,兒子的存折一直是由他自己保管,這么多年來她一直沒有動過,之所以動用兒子的“小金庫”是因為家里要買房子錢不夠,這才動了兒子的存款救急。
   王女士認為,兒子在錢的問題上表現(xiàn)得太“自私”,這和她平日里教導不嚴有關系!斑沒工作他哪來的‘小金庫’,還不是當父母的哄他開心才慣出他的毛病,這孩子一點都不懂父母的辛苦,為這事在家已經(jīng)跟我鬧了好長時間別扭!闭f這話的時候,王女士顯得有些生氣。
   
   調(diào)查
   
   ■市民周女士:
   “放權(quán)”給孩子錢會打水漂
   市民周女士女兒今年讀初三,她告訴記者,女兒每年都能拿到2000元左右的壓歲錢!昂⒆由闲W的時候,她的壓歲錢我都是‘照單全收’,女兒后來上初中了,我和愛人商量決定‘放權(quán)’,讓女兒自由支配和管理她的私房錢,可是沒想到寒假剛過,她的壓歲錢就所剩無幾。我問她干什么用了,她開始不說,后來‘交代’稱錢花在和同學請客吃飯、泡網(wǎng)吧上了!敝芘空f,她決定把女兒的私房錢收公,由自己代為保管,等到女兒滿18歲的時候再“物歸原主”!鍪忻襦u女士
   借著“小金庫”傳教培養(yǎng)理財觀
   市民鄒女士則認為,孩子其實孩子早在3、4歲,即剛剛有“數(shù)”的概念,明白金錢與購買之間的“有機關系”時就有理財觀念的雛形了。在過節(jié)或生日時,孩子們第一次從大人那兒得到的零用錢可能僅為幾元錢。但讓孩子早早擁有屬于自己的“小金庫”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經(jīng)濟上一定的獨立性。
   對于這筆不起眼的“小錢”,鄒女士并不主張孩子把它儲蓄起來,而是鼓勵他們合理地消費掉。消費之后,可跟孩子交流一下感受,如是否合算、滿意,然后再幫他們分析一下這次消費是否合理、必要等。
   
   觀點
   
   市北法院法官范家強
   “壓歲錢”所有權(quán)應該歸孩子
   市北法院范家強法官認為,現(xiàn)代社會,尤其在沿海開放地區(qū)和大中城市,人際交往中,以金錢財物饋贈朋友孩子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表現(xiàn)最突出的是壓歲錢。有的父母把孩子的財產(chǎn)儲存起來,為其今后使用;也有的父母認為孩子的財產(chǎn)就是大人的財產(chǎn),可以不打招呼隨意使用。其實這種行為是不對的,從法律上說,孩子獲得財產(chǎn),屬于傳來取得,財產(chǎn)的所有權(quán)在孩子,不能因為孩子還小,父母就覺得無所謂而看成是家庭的共同財產(chǎn)。對于孩子的這些財產(chǎn),父母應當妥善管理,真正為孩子的利益著想。心康心理咨詢中心王輝
   挪用“小金庫”傷子女自尊
   青島心康心理咨詢中心的王輝主任從心理衛(wèi)生的角度發(fā)出了忠告:她認為盡管子女不懂得理財,但如果父母經(jīng)常對孩子保存的“小金庫”做“結(jié)算”,甚至占為己有,子女也會感到自己的隱私?jīng)]有受到父母的尊重和保護。尊重和保護未成年子女的“隱私”從本質(zhì)上來說,就是尊重和保護他們的自尊心。日常生活中,父母在子女面前的一言一行都須經(jīng)過大腦“過濾”,切莫在信口開河中無意間就“揭”了子女的“隱私”,使得未成年子女自尊大失,從而對他的心理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本版撰稿記者宋振濤漫畫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