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史,是奮起抗爭、不屈不撓的歷史。在民間,人們以各種方式紀念歷史。收藏家董再聲就是其中的一位。 見到董再聲是在市圖書館的西門,這里就是他舉辦展覽的地方。門前除了一條寫著“中國革命史紅色珍藏特展”的紅色橫幅,就再沒有其它的裝飾了。董再聲就在
這個布置簡單卻內容豐富的展廳里,無言地坐著,整個展廳很安靜。看到記者,董再聲熱情地為記者做了講述———一個用徽章串起來的中國歷史。 董再聲收藏的開始緣于一種化不開的徽章情結。他回憶說,父親當年被打成右派,自己因為“出身不好”,所以沒資格像同學一樣佩戴像章,很羨慕別人,于是開始悄悄地收集。當時他用平時省下來的零用錢從同學們和街頭孩子們的手里換取造型和紀念意義各不相同的毛主席像章,細心整理存放,1979年,27歲的董再聲頂替父親在糧油機械加工廠有了一份正式的工作。當時經(jīng)過近十年的收藏,董再聲從單純的喜好收藏徽章演變成了對徽章歷史背景的研究;從單一的收藏毛主席像章進而擴大到搜集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史。為了追尋這些徽章,為了了解一段歷史,董再聲跑遍了全國各地。從1970年到現(xiàn)在,董再聲不但擁有15000多枚徽像章,還從每一枚普通的徽章,輻射到與這枚徽章有關的報紙報道、紅頭文件、歷史故事,組合起來,在他那里讓每一枚徽章都可以“講述”一個有血有肉的歷史事件。他將各個歷史時期的藏品制作成了專題畫框,在畫框里,有嘉興南湖畫舫的徽章,也有紅色故都瑞金、共和國七面旗幟、第一支空軍部隊等,700個專題匯集起來,就是一部新中國的發(fā)展史。董再聲說,全國收藏徽章的人雖多,但有他這樣豐富藏品的人恐怕沒幾個。中國收藏家協(xié)會徽章專業(yè)委員會主任馬京軍曾經(jīng)這樣評價董再聲:“以這種題材收集像章,你是中國的第一人。”
在采訪中,董再聲指著一枚銅制毛主席像章說:“這是所有像章里最珍貴的一枚,一是因為它是銅制的,在大多數(shù)鋁制像章里是非常少見的。二是因為這枚像章來之不易,是用兒子看病的錢換來的。”董再聲告訴記者,1991年,他帶著癱瘓的兒子到濟南看病,從醫(yī)院出來后愛好收藏的他抱著兒子來到了濟南的天橋,在一個老漢手里他發(fā)現(xiàn)了這枚銅制像章。他二話沒說,用身上所有的錢買了4斤鈣奶餅干塞到那老漢手里,結果人家說什么也不換。他就抱著病兒從早上磨到下午,兒子在他懷里餓得哇哇直哭。一邊是生病的兒子,一邊是心愛的像章,想到為了這枚像章他連兒子的救命錢都花了,他的眼淚也不自覺地流了下來。老漢被打動了,他把像章塞到董再聲的手里。
為了收集像章,董再聲經(jīng)常全國各地到處跑,有一次為了給“贈烈軍屬”系列的毛主席像章配上一件當時的相關文件,他三下蘭州,火車上沒有了座位,他就站著。一般人認為收藏家都家有萬貫,董再聲告訴記者,他已經(jīng)窮得四處舉債,他說自己做過工、經(jīng)過商,當年背著“杠子頭”和咸菜全國跑,錢全部用在收集上了。為了這份“收藏”,董再聲省吃儉用,但隨著收藏市場的火熱,他的這一愛好漸漸成了“無底洞”,現(xiàn)在一家人擠在一間不足12平方的臥室里。
記者問他可曾后悔過?董再聲說:“你是不是心里在笑我傻?沒辦法,誰叫我愛的就是這份‘紅色’!痹(jīng)有不少外地收藏者出高價買他的東西,都被他拒絕了,“一個人做一件事就得做到底,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就行了!倍俾曊f,“收集了這么多年,現(xiàn)在,終于可以說比較完整了,能拿出來示人了,我不想把它賣到別的地方!倍俾曊f:“我所能做的就是以我的方式留住這段歷史,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更多了解它,讓眾多的青少年受到教育!北緢笥浾咄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