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夏秋之交,中日雙方陳兵百萬在上海這片僅有89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展開廝殺。中國軍人以武器之劣卻以血氣之勇和日軍纏斗三月之久,徹底打破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春秋大夢。 1937年8月初,華北戰(zhàn)局失利,平津失陷,日軍兵鋒直指中國鐵路兩大動脈:津浦線和平漢線。
8月11日,張治中率87、88兩個師星夜開赴上海。8月13日,淞滬抗戰(zhàn)正式爆發(fā)。8月15日,日軍統(tǒng)帥部任命松井石根為司令官,組建上海派遣軍,并立即從日本國內(nèi)抽調(diào)第3、第11師團增援上海。與此同時,張治中率領(lǐng)第9集團軍向入侵的日軍發(fā)起大規(guī)模反擊,相繼攻占了日本海軍俱樂部和日軍墳山陣地。從西安緊急馳援的宋希濂第36師也于21日攻入上海匯山碼頭。可就在22日,日本上海派遣軍在楊樹浦附近登陸,中國守軍側(cè)翼受到了嚴重威脅,被迫后撤。9月初起,中國軍隊轉(zhuǎn)入防御階段。 當時的中國軍隊武器落后,以步兵為主;而日軍則是海陸空三軍聯(lián)合作戰(zhàn)。老兵陸人達說道:“簡直是小孩和大人打架!比欢褪沁@樣的軍隊,以血氣之勇彌補武器之劣,誓與陣地共存亡,無論傷亡嚴重到什么程度,也決不后退半步。時在川軍20軍的杜重石說:“我們的隊伍每天一個師一個師地開往前線,有的師上火線之后3個鐘頭就死了一半,有的堅持了5個鐘頭,就死了三分之二……”11月5日,日本3個師團在金山登陸,抄中國軍隊后路,12日中國軍隊被迫退出上海,歷時三個多月的淞滬抗戰(zhàn)結(jié)束。中國軍隊投入70多萬人,傷亡33萬余人,日軍投入30萬余人,傷亡近9萬8千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