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燕麥、黑豆、大米、紅米四種材料寫出的毛體字
張紅志每天專心制作五谷雜糧藝術字
以玉米為材料作出的藝術字
五谷當墨揮出“毛體”
22歲的株洲澧陵女孩張紅志,以燕麥、黑米、玉米等10余種五谷雜糧為“墨”,揮手“寫”出仿毛澤東詩詞書法的“毛體”糧食字匾,惟妙惟肖,頗為神似!坝梦骞入s糧模仿毛體,主要出于對毛主席詩詞的熱愛!睆埣t志說。
程序復雜
小字尚需制作一周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了長沙市河西區(qū)張紅志租住的小屋,簡陋的房間里除了一張床、一張書桌和一個工具桌外,四周都擺滿了五谷糧食藝術字匾。
張紅志正伏案用玉米精心制作“實事求是”。她告訴記者,字匾看起來簡單,其實制作工序非常復雜,先要用藥水浸泡五谷,再晾曬、烘烤、制版、做字等,需十道工序。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藥水浸泡環(huán)節(jié),因為這樣可以防止五谷霉變,讓字匾能完好保持四五十年的時間;而最復雜的環(huán)節(jié)也是最困難的就是粘貼上字,這需要精巧的技術和很好的耐心。
“篇幅較小的要用一周時間制作完成,而篇幅較大的需要一個月,甚至更多時間”,張紅志指著工具桌上立著的“實事求是”說,這是昨晚她熬到凌晨3時多“寫”出來的。
鉆研原因
意外結緣千里學藝
張紅志說,2004年初的一天,她偶然翻閱一張舊報紙,看到一篇西安一位農民能用糧食制成各種藝術字法的報道,于是,她對此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2004年3月,懷著美好的愿望,只身赴西安學藝。
師傅羅紅柱家里保留下來的糧食藝術字作品近百幅,作品內容除少數(shù)是楷書、隸書、唐詩及歷代名人書法外,其余大多是毛體詩詞書法,這些都深深吸引了張紅志,她也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成歸來。張紅志每日跟著師傅起早貪黑,但對于沒有書法功底的她來說,要學習工藝復雜的糧食書法,難度可想而知!皠傞_始,為了把玉米顆粒剪得齊一點,我手上被剪刀磨得都是血泡,一天下來,手指都是僵的,胳膊也抬不起來。”學藝之初的艱辛給張紅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說,做糧食藝術字最難的除大海撈針式地挑選符合字形的糧食外,還要會臨摹一手與“毛體”幾乎形神俱備的毛筆字,需要很好地掌握毛主席字體的筆劃規(guī)律。有時,為了讓書法比劃顯得流暢,往往一顆糧食要反復換上幾十次。
學成歸來
獨特方式紀念毛主席
轉眼半年過去了,她用燕麥作出來的處女作“艱苦樸素”得到了師父的認可,當時,張紅志流下了激動的淚水!斑@件作品我一直放在身邊,再多的錢我也不賣!
她說,“師父無私地把祖?zhèn)鞯慕^技傳授給我這個素不相識的外鄉(xiāng)人,他不圖什么,只是感動于有人欣賞并愿意學習這門藝術,他想讓更多的人了解、繼承和發(fā)揚這一民間藝術瑰寶,以免失傳。師傅說,現(xiàn)在社會上能靜心學習民間藝術的人太少了!
經過一年的苦心學習,今年2月,張紅志學成歸來。她在長沙市租了一個小房間,一邊學習毛主席詩詞,一邊制作仿毛體糧食藝術字。半年下來,已制作了18幅字匾!昂鲜敲飨墓枢l(xiāng),我希望自己用這樣的方式紀念他!
新報記者 陳希 實習生 張楠 文/圖
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