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欲“轉會”到其他航空公司的國航西南分公司飛行員李建國,在向西南分公司提出辭職后,被公司提起了高達804萬元的巨額索賠。昨日,這起西南首例因飛行員辭職而導致的巨額索賠案,在雙流縣法院開庭審理。據了解,在李建國之后,還有3位該公司的飛行員將與公司打同樣的官司。
有媒體報道,目前全國民航公
司類似案件已有六十余起。而本案中,高達804萬元的索賠金額,目前在全國勞動爭議案中也是罕見的。
官·司
800萬索賠跳槽飛行員
現年39歲的李建國,于1995年以退役空軍飛行員的身份,轉業(yè)到了當時的西南航空公司。經過公司1年的英語培訓和轉機訓練,他成了一名民航班機的飛行員。在1996年11月8日,他與公司簽訂了一份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
辭職:發(fā)份通知書就走人
2004年10月14日,是當時身份為國航西南分公司機長的李建國與該公司決裂的日子。這一天,他向公司發(fā)出了一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提出解除雙方的勞動關系。與此同時,他立即停止了正常的工作,并于當月的30日,離開了單位。
眼看自己辛辛苦苦多年培養(yǎng)出來的優(yōu)秀飛行員,如今“翅膀硬了要飛”,西南分公司自然難以同意李建國的辭職要求。公司想盡辦法挽留,多次協(xié)商,以期能妥善解決問題。更為讓公司擔心的是,在李建國鬧“辭職”后,該公司又有3名飛行員也提出了辭職的要求。
仲裁:需付違約金338萬元
但是李建國去意已決,西南分公司的挽留努力,沒有任何效果。2004年12月2日,李建國來到成都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確認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并要求公司辦理相應手續(xù),另請求仲裁委裁定讓公司支付本該支付的各種費用18萬余元。
李建國的仲裁請求讓西南分公司非常意外,公司馬上向仲裁委提出了反請求。要求裁定作為違約方的李建國支付賠償金413萬余元、違約金338萬余元等各種合計費用804萬余元。
2005年2月28日,仲裁委作出裁決,同意雙方解除勞動關系。同時裁定李建國支付西 南分公司違約金338萬余元。該裁定一經作出,雙方均表不服。
訴訟:雙方均上告法院
3月9日,西南分公司向雙流縣法院遞交訴狀,堅持要求法院按照其提出的804萬元的索賠金額,判令李建國賠償。而無法承受三百多萬元的違約金的李建國,也在兩天之后的3月11日,向雙流縣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確認雙方的勞動關系已經解除,判令公司為他辦理相關手續(xù),確認勞動合同中的違約金條款無效,并支付各種被拖欠的費用18萬余元。法院決定對兩起訴訟并案審理。
庭·審
7名省人大代表旁聽
昨日下午2時左右,雙流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了此案。在快到開庭時間時,身著白襯衣的李建國,在代理律師朱學軍的陪同下出現在法庭之上。面對眾多記者的提問,李建國沉默以對。
由于案子特殊,案情重大,昨日的庭審現場,還吸引來了7名省人大代表前來旁聽。
焦點一:雙方勞動關系是否解除
因在此以前,法院曾兩次召集雙方進行了庭前證據交換,雙方在昨日的庭審中,并無更多的證據出示。所以昨日的庭審節(jié)奏較快。審判長很快將雙方爭議的焦點歸納為: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否解除?在當初簽訂的勞動合同中,約定的賠償金、違約金等,李建國應否承擔?
“我們發(fā)出《解除勞動關系通知書》,就說明了我們的勞動關系實際上已經解除。因為按照《勞動法》,勞動者提前30日提出要求后,勞動關系屆時自動解除。”朱學軍認為,李建國的所為,符合勞動法的規(guī)定。而西南分公司的代理人認為,勞動者要解除勞動關系當然可以,但必須支付相應的賠償金和違約金。正因為在這個問題上,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所以李建國提出的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不能成立。
焦點二:是否應支付巨額違約金
至于賠償金和違約金李建國是否該支付,李建國在庭上表示,在當初簽訂的勞動合同中,賠償的范圍是在飛行員在調離該單位的時候,才進行賠償,而他的實際情況是“辭職”而非“調離”,所以他不在賠償之列。不過他還表示,航空公司對自己進行了培訓,花了大量的費用,他當然應該賠償。但是這個賠償金額,應該在自己可以接受的范圍內來確定。至于違約金的問題,李建國表示,按照規(guī)定這個違約金的計算方式是,不超過勞動者12個月的工資。而航空公司要他支付高達338萬元的違約金,顯然背離了公平原則,他也無法承擔。
正方:索賠800萬有失公平
下午4時40分左右,庭審進行到最后的法庭辯論階段。
朱學軍率先發(fā)言,他說,根據他目前掌握的情況,全國現在有40多個飛行員跳槽,這是對民航飛行員管理體制的沖擊。以李建國為例,他在西南航空公司工作了近10年,得到的報酬是60萬元;而他提出跳槽時,西南航空公司提出的索賠數額是800多萬元,是李建國近10年工資的十幾倍!這對當事人來說是不公平的。他并不否認李建國解除勞動合同給西南航空公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也愿意協(xié)商解決,但是在協(xié)商過程中由于雙方在賠償、違約金等問題上分歧太大,無法達成一致意見,只得訴諸法律。
反方:隱含損失難以計算
他的發(fā)言引來西南分公司代理人的反駁,“李建國與航空公司的糾紛正是市場體制下的民營航空公司與國營航空公司體制之間發(fā)生的沖突,最終導致這場訴訟。但是,民營航空公的在市場經濟中的發(fā)展不能以犧牲國有航空公司一方的利益為代價。培訓一個合格的飛行員需要7年時間,這意味著李建國離開后,我們又將花7年時間培養(yǎng)一個人,這隱含著的損失是難以計算的,所以我們要求巨額經濟損失!
李建國最后發(fā)言時表示:“在這么長時間中,能夠達成和解協(xié)議是我最美好的愿望,但是一直沒有達成,我已經對協(xié)商失去了信心。我在這么長的時間中,一直希望能夠早日處理這場糾紛,早日飛起來,為國家和人民做點事。”
鑒于該案案情重大,在庭審結束時,審判長宣布擇日宣判。
說·法
高薪挖人非有序競爭
庭審結束后,記者采訪了對該案頗為知情的一名法律界人士。他告訴記者,飛行員與其他工種有著特殊的區(qū)別,國家花費巨資才能培養(yǎng)出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如果飛行員動輒就提出辭職,說走就走,對于國家來說,那相當于國有資產的流失。對于國有航空公司來說,如果飛行員都辭職了,勢必影響整個航空運輸業(yè)的正常運轉,同時也影響飛行安全,給國有航空公司造成的損失誰來承擔?
他認為,勞動法規(guī)定了勞動者有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同時也規(guī)定了其應承擔的違約賠償責任。隨著市場經濟發(fā)展,民航運輸業(yè)也處在轉軌期,許多新的民營航空公司出現并參與競爭。這些公司缺乏現成的包括飛行員在內的大量航空運輸專業(yè)人才,一些公司就采取從國有航空公司高薪挖走人才的辦法解決燃眉之急,這種競爭手段并不是有序競爭,而是不正當競爭。長此以往,國家出巨資培養(yǎng)出來的飛行員,輕易地就辭職到民營航空公司去,將會造成飛行人才的嚴重流失,最終只會嚴重威脅和制約我國民航運輸業(yè)的良性發(fā)展。就和引進球員轉會制度一樣,希望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臺相關規(guī)定,使航空專業(yè)人才合理有序流動。
本報記者 周牧 郭龍 攝影報道
責任編輯 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