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軍售的禁令仿佛勃朗峰山頂的冰雪,至今難以消融。本來是雙方之間的事情,就因為多了第三方,或者還有其他因素,終于日益復雜化。多方的利益發(fā)生糾葛,多方的力量相互博弈,僵局就這么出現了。
“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希望能在歐盟內部達成一致
,但很不幸,沒有成功。”
6月18日,歐盟各國的首腦們決定將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凍結至明年。對于這個決定,即將卸任的歐盟輪值主席盧森堡外交大臣阿塞爾博恩也只能用“不幸”來形容了。
“軍售解禁”的背后,是多重的力量博弈。在美國打壓下,歐盟最終沒能突破自我。
持續(xù)到深夜的歐盟峰會不歡而散。在深刻危機中掙扎的歐盟面臨著重重難題,曾一度被列在重要日程上的解除對華武器禁運,現在已不再被歐盟的領導人提及了。
歐洲議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斯特里克斯6月20日在歐盟總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明確表示,其實早在因憲法引發(fā)的歐盟內部危機之前,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就已不在歐盟的議事日程上了。
誰在背后反對?
“這次未能解除對華軍售禁令,背后主要是美國的作用嗎?”記者直截了當地向歐洲議會中國委員會主席斯特里克斯提問。
“沒錯,”斯特里克斯的回答非常坦率,“在對華武器的禁運問題上,我們的確認真考慮美國的反對意見。美國向我們表達的反對立場非常明確而清楚。美國是我們最強大、最長久的盟友,我們當然不會置他們的意見于不顧。”
早在歐盟對華軍售解禁的風聲初起之時,美國就坐不住了。
歐洲媒體的公開報道顯示,自2003年底歐盟積極表示考慮解除武器禁運以來,美國從總統(tǒng)、國務卿、國防部長到兩院議員到智庫學者,不斷公開就對華軍售解禁表示不滿和反對。
2004年10月,美國助理國務卿幫辦格雷戈里·蘇漢就在布魯塞爾表示:“美國反對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歐盟將為自己的這一決策付出代價。”眼見歐盟無動于衷,美國甚至不惜以中止美歐軍工合作相要挾。今年2月,美國總統(tǒng)布什親訪歐洲,他與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會晤后說:“美國深深擔憂的是,向中國出口武器會帶來技術轉讓,由此改變臺海兩岸的均衡關系。”
美國媒體也經常高調唱衰解禁對華軍售問題。美國國務卿賴斯今年2月訪歐期間,《紐約時報》分析說,解禁問題已成為美歐雙方最主要的分歧之一,美眾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主席海德也在美國《華爾街時報》上撰文公開警告歐盟,聲稱歐盟對華政策將導致美國在亞太地區(qū)利益“逐漸受損”。
美國的“擔心”
在美國看來,解禁會使中國更容易從歐盟得到先進武器技術,其中既包括歐洲本土研發(fā)的技術,也包括美國授權歐洲制造商使用的技術,進而增加在西太平洋周邊海域和亞洲大陸的戰(zhàn)略能力;這無疑會威脅到美國在亞太地區(qū)的利益。另一方面,如果歐盟先于美國開放對華軍售,那么對華軍事技術及軍民兩用技術出口的這塊大面包就早早落到了歐洲口中。
美國在亞太地區(qū)有駐軍,而歐洲在這一地區(qū)沒有駐軍,美國方面因此有意見認為,一旦發(fā)生沖突,美國軍人可能會喪生于盟友生產的軍火之下。美國的民主黨議員蘭托斯甚至要歐洲主張解除對華武器禁令的人“到美國軍人公墓去回憶一下,我們?yōu)榻夥艢W洲奉獻了多少生命”。
美國人甚至搬出臺灣問題以及人權問題為其反對解禁的理由背書——如果歐盟向中國出售武器,將加速破壞海峽兩岸的軍事平衡,在未來幾年內,中國大陸的常規(guī)軍力將超越臺灣。
6月18日,在布魯塞爾城郊的中國餐館,記者參加了比利時一位議員主辦的一個慈善募捐午宴!芭_灣駐歐盟代表處首席代表”程建人率部分工作人員參加,記者碰巧與一位負責歐盟事務的章姓先生鄰座,閑談間說及對華武器解禁的事,“這事我們肯定反對,”他開玩笑般地說,“說不定有些中國(大陸)購買的武器會被用來針對臺灣呢!
這位章先生的言語之后,是臺灣方面對歐盟、美國等方面的大量游說。去年10月,臺灣“外交部長”陳唐山為英國《金融時報》撰文,文中說,歐洲軍售中國高性能武器將提升其軍力,會迫使臺灣“基于安全考量,須投入更多資源于國防軍備上”,“中國當前并無外來威脅,對中國出售高性能武器將增加其對亞洲地區(qū)的威脅……此與歐洲的主要利益相違背!
今年1月,臺灣向歐盟發(fā)出一份“立場文件”,以“人權”、“地域穩(wěn)定安全”等說辭促請歐盟堅持對中國軍售禁令。
他們聲稱,歐盟對華軍售解禁的政治意義大于軍事意義,短期內不會對“臺灣安全”造成威脅,就長期而言,“歐盟的軍事科技將有助縮小美中間的軍力差距,將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并將導致臺海軍力失衡!薄案跽撸袊h程攻擊能力增加,影響美國未來介入臺海能力!
不過,臺灣方面相信歐盟甚至美國都會遲早解除禁令,因此有學者建議,在對華軍售解禁不可阻擋的趨勢下,與其一味反對,不如向歐盟國家提出獲得與中國大陸同等的購買歐洲武器機會。
歐洲的算盤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斯特里克斯再次強調,“對華武器禁運是一個政治議題,無關經濟利益。我們所有的討論都是在政治層面上的。”解禁并不意味著歐盟會毫無條件地向中國出售武器,歐盟成員國武器出口時仍然必須遵守武器不擴散機制及歐盟的武器出口管制政策。他認為,解禁會成為中、歐政治關系進步的一個臺階,但不是中歐關系的核心問題。
對華軍售禁令解禁推遲也意味著歐洲的一些軍火商還要在“柵欄”外徘徊更久,但在歐洲的媒體上幾乎沒看到他們就歐盟推遲解禁的反應!八麄儯W洲的軍火商)都很平靜,同以往一樣,不做任何評論。”斯特里克斯說,“其實也有一些與軍火生意無關的公司參與游說對華武器解禁,但是所有的討論都是機密,是只存在于歐盟理事會和軍火商之間的機密!
美國方面非常清楚歐洲的算盤。美國亞太研究中心主任布魯克斯今年3月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洲安全論壇上就指出,中國的武器需求給歐洲軍火商提供了“黃金市場”。歐洲的武器在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情報以及監(jiān)視和偵察等系統(tǒng)方面具有競爭優(yōu)勢。
同時,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歐洲企圖藉武器禁運的解除,在中國獲得廣泛的好處,為歐洲公司爭取更大的訂單,比如得到民航、高速鐵路、電信、衛(wèi)星、能源等領域龐大的合同。
布魯克斯更指出,解除對華武器禁運也是歐洲倡導的“多極世界”牽制美國的手段之一。
在歐洲的構想里,中國、俄羅斯、印度、日本和歐盟是可以制衡美國的力量。使中國更強大,可以幫助歐盟對抗美國在全球事務中的強勢。
“要么他們,要么我們”
除了向歐盟直接表明立場外,在外交上美國也不斷施以壓力。美國政府特別對英國及歐盟新成員波蘭、捷克施加壓力,使其在歐盟內部形成杯葛之勢力,畢竟禁令的解除要25個成員國一致同意才能通過。
同時美國也放話給歐盟,將不再為北約的軍事現代化而出力。對于那些有可能向中國出售武器的軍火商,美國發(fā)出的信息也非常強硬:已進行的合作將中止,也別想再從美國防部得到任何訂單。
香港《文匯報》曾有分析介紹美國在阻止歐盟解禁對華軍售上的“三管齊下”。一是施壓:“要么他們(指中國),要么我們”,近半年以來幾乎每個訪問法國的美國高級官員,都要向其法國同仁如此最強硬表態(tài)。二是誘惑:美國從來是壟斷自己的軍火市場的。但這次卻破天荒在空中加油飛機、艦載直升飛機等一系列軍用品上發(fā)出要向歐洲進行招標的誘惑,而歐盟一旦“上鉤”,美國將握上一張隨時可以打出來的“中止合同”的王牌。三是分化:歐盟25國,一位法國外交人士透露,美國在過去幾個月里多次暗示法國,美國已經從某個或某些歐洲國家那里得到了反對解禁的“保證”。
歐洲的下一步
剛結束的第46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天展上,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來到中國航空工業(yè)第一集團公司展臺,與中國工作人員親切交談。希拉克親筆寫下感言“真誠的贊賞和友誼”。法國媒體指出:親切的交談、熱情的題詞都體現出法國和歐洲希望與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伙伴關系的心愿。希拉克的態(tài)度與遲遲不能解除的對華軍售禁令恰形成對比。
當記者問到歐盟內部何時會重新討論解禁的議題時,斯特里克斯沉吟了一下,“不好說!钡徽J為在最近的歐盟峰會上,歐盟的領導人會討論這個問題。“如果他們討論了這個問題,我會覺得很奇怪!睂θA售武解禁要再回到歐盟的議事日程,需要有合適的“氣候”,而“氣候”的形成取決于中國、歐盟甚至美國。
“歐盟是否會對美國做出妥協(xié)以爭取其支持?”記者追問!拔也恢馈!彼固乩锟怂勾鸬煤芨纱,“現在不僅歐盟內部沒有任何討論,也沒有同美國討論。這個問題已經從日程上移開了!
歐盟輪值主席國每隔6月輪換,英國將在6月底輪值。此前有報道說,英國首相布萊爾對歐盟對華軍售解禁問題的態(tài)度相當明確:“一方面必須保持美國所能容忍的底線,另一方面又要滿足中國的需要。但是這個底線如何設定,仍然取決于美歐在這個問題上的妥協(xié)!彼固乩锟怂拐f他從沒有聽到英國政府這樣的表態(tài)!拔也幌嘈琶襟w的猜測和評論,英國首相布萊爾會在歐盟發(fā)表講話,我要聽他怎么說!
“中國與歐盟之間在各個領域已經建立非常廣泛而良好的關系,解禁與否不會動搖中歐關系的基礎!彼固乩锟怂拐f,“我們仍然希望看到中國為解除武器禁運,做出有建設性的努力,我們很清楚,中國不接受任何把解禁與其他問題掛鉤的立場,但是如果中國做出更大的努力,將會對解禁有所幫助。我是說將有所幫助。”
中國的遺憾
“近日歐盟首腦會議結束后形成的草案涉及了對華武器禁售和加強同日美兩國安保對話等問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6月21日,在中國外交部例行的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提問。
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劉建超回答說:“我們對歐盟首腦會議未能履行承諾解除對華軍售禁令感到遺憾!辈贿^這位發(fā)言人又補充說,“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主席國結論文件重申,歐盟重視發(fā)展同中國的戰(zhàn)略伙伴關系。我們希望歐盟從進一步發(fā)展中歐關系的大局出發(fā),盡早履行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承諾,以掃清中歐關系發(fā)展道路上的障礙!
背景:一只十五年打破不了的雞蛋
歐盟對華軍售禁令至今已經15年了。15年來,雙方都為能沖破這個障礙,不斷地努力著,然而無數次的磋商,卻總是失之交臂,雙方如同面對一只雞蛋,看似外殼薄脆,卻總是遲遲難以打破。
“對華軍售禁令”
歐盟對華軍售禁令,其前身始于美國在1949年11月組建的“巴黎統(tǒng)籌委員會”(簡稱“巴統(tǒng)”)。這個委員會的功能就是限制西方工業(yè)國家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戰(zhàn)略物資和高技術。事實上,當時的歐洲并沒有為對華武器禁運設專案,“巴統(tǒng)”的框架也轉而適用于中國。
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之后,“巴統(tǒng)”放寬了對中國的武器出口?墒,到1980年代末,對華武器出口的控制再次收緊。1989年6月26日,歐共體在馬德里召開的決策機構部長理事會上宣布,“共同體成員國中止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并禁止與中國進行武器貿易!边@成為歐盟對華武器禁運的原始依據,中歐軍售往來剛剛起步即告停止。
歐共體在馬德里關于對華軍售的宣言,也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對華軍售禁令”。
轉機漸漸出現
禁令宣布剛過一年,歐洲共同體12國外長政治合作會議即決定取消對華部分限制措施,“逐步恢復”歐共體與中國的經濟合作,但仍將維持禁止向中國出售武器的措施。
此后,歐洲國家逐步意識到加強與中國的關系,并試圖逐步解凍對華軍售禁令。1994年6月,歐盟與中國開啟新的雙邊政治對話。1995年7月,歐盟出臺了第一個對華戰(zhàn)略文件——《歐中關系長期政策》,從戰(zhàn)略高度調整對華政策,并確定了長期發(fā)展對華關系的基本框架。文件指出,“歐盟必須發(fā)展起能夠與中國在世界及地區(qū)范圍內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相適應的長期關系”,將對華關系作為“歐盟對外關系,包括對亞洲和全球關系的一塊基石”。
1998年2月23日,歐盟外長一致同意放棄在人權問題上與中國對抗的政策,而人權問題曾是當初歐共體確立對華軍售禁令的所謂主要原因之一。1998年3月,歐洲委員會通過了《與中國建立全面的伙伴關系》的政策性文件,確定了歐對華政策的長期戰(zhàn)略目標,并再次提出“把中國當作世界伙伴同其全面接觸”,主張將中歐關系提升到“與歐美、歐日和歐俄同等重要的地位”。
2003年10月,中國政府發(fā)表《中國對歐盟政策文件》,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制定對歐盟政策文件。在這個文件中,中方明確指出歐盟應早日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為拓寬中歐軍工軍技合作掃清障礙。
在2003年12月13日的歐盟首腦會議上,歐盟重新審議對中國的軍售政策,盡管會議表決以一國反對而出現令人遺憾的結果,但這畢竟是歐盟多年來首次就這一問題進行如此積極的表態(tài)。有分析家指出,這次會議無法達成解禁的表面原因是歐盟成員國意見不統(tǒng)一,但這一問題背后的“美國因素”起了非常消極的作用。
打破禁令的嘗試
2004年1月26日下午,歐盟外長會議對取消對華軍售禁令問題進行了討論,并責成歐盟理事會下屬的常駐代表委員會和政治與安全常務委員會對此問題進行審議。
在整個2004年,中歐雙方就解除軍售禁令反復商討。6月18日,歐盟在布魯塞爾舉行的首腦會議上,向歐盟理事會提出從歐中關系大局出發(fā),繼續(xù)就解除對華軍售禁令問題進行討論。10月11日,在盧森堡歐盟各國外長會上,就是否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問題展開磋商,但這次會晤也沒能就解除對中國的武器禁運取得一致意見。11月17日歐洲議會決定,歐盟將暫時繼續(xù)維持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的決策。
有鑒于歐盟擔心解禁會導致中國軍力擴張,12月8日中國總理溫家寶與歐盟高層官員在海牙舉行第七次會晤,并由中國代表李肇星和歐盟代表貝爾納德·博特簽署了一份關于防擴散和軍備控制問題的聯(lián)合聲明。中方再次明確指出中方并不著眼于從歐盟進口更多武器,而是著眼于消除歐盟對中方的政治歧視。歐盟方面也確認,歐盟有解除禁令的政治意愿,并將為此繼續(xù)努力。12月17日,歐盟布魯塞爾首腦會議正式決定將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納入歐盟的議事日程,并宣布將2005年6月底定為最后解禁期限。
反作用力
對于解禁這個問題,美國方面一直強烈反對。
2005年3月14日,歐盟特派代表團前往華盛頓,希望雙方能就取消對華武器禁運問題達成諒解,同時也向美國作出一定的保證。這時,不少歐盟消息人士稱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時間可能會推遲到今年6月以后。
與此同時,中方也在為爭取解禁做工作。歐盟輪值主席國盧森堡外交大臣阿塞爾博恩、歐盟委員會對外關系委員瓦爾德納和候任主席國英國外交大臣的代表應外交部長李肇星的邀請,于5月11日至12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雙方就臺灣問題、紡織品貿易和對華軍售禁令等問題進行了商議。不過,在6月13日的歐盟外長會議上,各國外長在會上經討論后,還是決定放棄原定于今年6月底取消對華武器禁運的計劃,并表示將不在該問題上設置新的時間表。
對于這個令人遺憾的結果,即將退職的歐盟輪值主席、盧森堡外交大臣阿塞爾博恩很是失望,不過他表示歐盟各國首腦將敦促即將接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英國繼續(xù)努力,力爭在今年9月舉行的歐盟峰會上就軍售行為準則完全達成一致,希望能為解除對華軍售禁令鋪平道路。
15年了,對華軍售禁令仍然有待打破。(李盛)曹芊 李盛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