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氣逐漸變熱,悅悅常常會滿頭大汗。媽媽每次給悅悅擦拭臉上的汗水時,總是不無擔(dān)憂:天熱,加上出汗,要不要給女兒補充點營養(yǎng)呢?櫻子阿姨知道悅悅媽媽的想法后,笑了:寶寶的運動量本來就比成人大,再加上夏天天氣熱,出汗是正常的,媽媽不用過分擔(dān)心,也不用刻意給寶寶額外補充其他的營養(yǎng)素。不過,在6月,
有一種營養(yǎng)元素卻是必須為寶寶充足提供的,那就是:水!
6月氣候與飲食
6月的天氣,悶熱、潮濕,多雷雨,尤其是中旬進入梅雨季節(jié)后,更是陰雨連綿。悶熱的天氣令寶寶容易出汗,體內(nèi)的水分很容易隨著汗液流失,需水量較大。如果補水不及時,容易使寶寶發(fā)生短暫或輕度的機體缺水癥狀,還有可能使寶寶處于嚴重失水狀態(tài),出現(xiàn)咽喉干燥疼痛、發(fā)聲沙啞、周身無力等癥狀。因此,6月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極為重要!
水的5大作用
水是一切生命唯一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人體的主要構(gòu)成成分。寶寶年齡越小,身體組織中水含量越多。因此,與成人相比,水對于嬰幼兒顯得更為重要。
1.水是維持生命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zhì);
2.水在組織器官間起著運輸營養(yǎng)和排泄廢物的作用;
3.水能使人體體溫保持恒定;
4.水是機體關(guān)節(jié)、肌肉及臟器的潤滑劑;
5.部分水還可構(gòu)成細胞的特殊形態(tài),保證各種肌肉具有獨特的機械功能。
補充水分的途徑
一般來說,除了機體內(nèi)蛋白質(zhì)、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分解時產(chǎn)生的代謝水外,補充水分主要有兩種途徑,即通過飲用水和和固體食物中的水來補充機體所需要的水分。
途徑1 飲用水
喝水,是大量補充水分最直接的一種辦法。不過,寶寶對于飲用水的要求很“挑剔”。
因為寶寶的腸胃比較稚嫩,所以一般不提倡給寶寶喝各種甜味飲料,而白開水、天然礦泉水、活性水等則比較適合寶寶飲用,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選擇寶寶專用水。這種專為寶寶設(shè)計的專用水,不僅安全、衛(wèi)生,而且還含有寶寶所需的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zhì),非常適合寶寶在夏季補水用。
寶寶喝水時還應(yīng)做到“少飲多餐”。正常情況下,3歲內(nèi)的寶寶每次飲水應(yīng)控制在100毫升左右,每天的補水量以1500毫升左右為宜。寶寶口渴,表明體內(nèi)的水分已經(jīng)失去平衡,身體細胞已經(jīng)開始脫水,所以媽媽不能等到寶寶渴了才想起補水,而應(yīng)該經(jīng)常提醒寶寶喝水。
途徑2 固體食物中的水
除了自然形態(tài)的飲用水之外,水果、蔬菜和乳制品都是不錯的補水食物。6月的一些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西葫蘆等水分含量都很高;時令水果如桃子、西瓜等含水量也很充足,而且它們色澤鮮艷,更能引起寶寶的食欲。
櫻子阿姨建議,除了要經(jīng)常提醒寶寶喝水外,媽媽還應(yīng)該掌握一些補水果蔬的制作方法,讓寶寶換個新鮮的方式來補充水分。本月,櫻子阿姨就教悅悅媽媽制作了幾款補水果蔬,讓“補水”也變得美味非常!
生菜手卷
材料:生菜一片,番茄半個,紫菜一片,沙拉醬適量。
DIY:
1.將生菜與番茄洗凈,并將番茄切片;
2.先鋪上紫菜,再將生菜、番茄依次排上;
3.淋上沙拉醬,卷起即可。
營養(yǎng)提示:
紫菜富含鈣質(zhì),生菜和番茄不但水分含量高,而且還能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礦物質(zhì)、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等營養(yǎng)元素。
黃瓜酸奶飲料
材料:黃瓜半根,橙子半個,100毫升酸奶,100毫升礦泉水,一勺麥芽。
DIY:
1.將黃瓜去皮,切成小塊;
2.橙子去皮后,放入榨汁機中榨成橙汁;
3.將橙汁和黃瓜塊一起攪拌;
4.加入酸奶、礦泉水和麥芽,攪拌均勻即可。
營養(yǎng)提示:這款飲料含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礦物質(zhì),其中的黃瓜、酸奶、礦泉水更是理想的補水食物。
西瓜蜜汁
材料:西瓜100克,冷開水100毫升,蜂蜜一勺。
DIY:
1.將西瓜去皮后切成塊;
2.將西瓜和蜂蜜一起放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
3.倒入杯中后,加入冷開水繼續(xù)攪拌,攪拌均勻后即可食用。
營養(yǎng)提示:本款飲品色澤紅潤,清冽甘甜。其中,西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水分,屬涼性水果,具有清熱的作用,可緩解各種暑熱疾病。
香蕉鮮桃奶
材料:香蕉半根,鮮桃1個,鮮奶100毫升,糖適量。
DIY:
1.將香蕉去皮,并切成數(shù)段;
2.將鮮桃洗凈、削皮,并去核,切成小塊;
3.將切好的水果放進攪拌機內(nèi)攪拌約40秒;
4.將果汁倒入杯中,加入糖和鮮奶,攪拌均勻即可。
營養(yǎng)提示:這款飲品的營養(yǎng)極高,鮮桃、鮮奶不僅是補水佳品,而且其中所含的維生素、鈣質(zhì)、礦物質(zhì)都很豐富,對寶寶的健康和皮膚非常有益。
摘自《親子園》論壇 小郁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