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世界糧食計劃署對中國最后一批糧食援助抵達深圳赤灣港。該署發(fā)布新聞公報指出,這43450噸谷物將給世界糧食計劃署25年對華援助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標(biāo)志著國際反饑餓斗爭進入一個新階段。
世界糧食計劃署駐華代表道格拉斯介紹,這批價值6000萬
人民幣(720萬美元)的糧食將被分發(fā)給甘肅、廣西、寧夏和山西四省區(qū)40多萬名貧困農(nóng)民,其中婦女和兒童將占到獲益者的3/5以上。
世界糧食計劃署總干事莫里斯在公報中表示:“這的確是一個歷史性時刻。這批糧援首先是對中國成功緩解國內(nèi)饑餓表示的敬意。中國已成為世界反饑餓斗爭的領(lǐng)袖之一!痹撀(lián)合國機構(gòu)同時指出,中國也正為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資金以幫助亞洲其他地方和非洲大陸上忍饑挨餓的人們。
25年來,世界糧食計劃署向中國提供了價值約10億美元的援助,幫助了生活在中西部偏遠地區(qū)的上千萬貧困人口。
昨天上午9時,隨著一艘巴拿馬籍“藍夢”號韓國貨輪緩緩駛進深圳赤灣港,聯(lián)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向中國提供的最后一批糧食援助抵達深圳。昨天上午,記者來到赤灣港碼頭,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
卸貨需要兩天兩夜
記者昨天來到赤灣港時,滿載著4萬多噸小麥的“藍夢”號已經(jīng)停泊在碼頭上。登上貨船,記者發(fā)現(xiàn),船上四個裝著小麥的船艙蓋板已經(jīng)打開,在陽光的照射下,金燦燦的小麥分外耀眼。岸邊,碼頭的工作人員已著手做準(zhǔn)備工作,為防止小麥散落地上被弄臟或掉入海中,工作人員在岸邊鋪滿了船邊布,6臺大型的門機也在“待命”,只要貨物進口手續(xù)一辦妥,小麥將通過門機的吊臂正式進入深圳。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4萬多噸的小麥需要20多名工人,經(jīng)過2天2夜才能卸完。
海上漂流17天抵深
船上的外籍船員看見記者后,熱情地向記者揮手。結(jié)束了17天的長途跋涉,船員們都顯得格外興奮。
一名來自緬甸的船員樂呵呵地站在舷梯上說,由于祖父是云南人,所以他會講幾句漢語。隨后,他用不太標(biāo)準(zhǔn)的英語告訴記者,“藍夢”號是一艘巴拿馬注冊的韓國貨輪,此行船上共有22人,其中4個是韓國人(包括船長和副船長),其他18個是緬甸人。17天前他們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魯佩特王子城駛出,在韓國釜山補充燃料后,于7日上午9時在深圳赤灣港靠岸。《晶報》供稿
(記者 張瑾)
責(zé)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