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這個外地人,能有機會與我青島的愛人相識,并且最終留在了這個我自小就向往的城市,得追溯到上個世紀70年代的第7個秋天,且要感謝滋潤青島的母親河———“大沽河”這個“大媒人”。 那時,由于青島長期缺水,島城的很多企業(yè)經(jīng)常出現(xiàn)半停產(chǎn)狀態(tài);市區(qū)周圍的農(nóng)田、
蔬菜地,因為澆不上水,減產(chǎn)、干死是經(jīng)常的事;市民的飲用水,也不能完全滿足。為解決這一關(guān)系到全市國計民生的大事,1977年這年深秋,青島來了個引“大沽河”濟青大會戰(zhàn)。全市機關(guān)干部,廠礦企業(yè)、駐青官兵等,都紛紛報名加入大會戰(zhàn)中。我作為青島駐軍的一名部隊司機,也義無返顧地跟隨部隊來到會戰(zhàn)的“第一線”。 據(jù)說,引“大沽河”水濟青工程,戰(zhàn)線拉得很長。從大沽河上游到當時的閆家山水場,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每段都有紅旗飄揚。我們被分在現(xiàn)在城陽區(qū)“錦紅灘街道辦”海西村南的一段工地上。我作為運輸材料的司機,與其他兩位戰(zhàn)友一起,就近被安排住在該村西頭的一個村民家里。
在這里,我們一直住到第二年的春天。作為軍人司機,我們除了要努力完成運輸任務外,下班后,還要幫助“房東”干些“家務活”。因為那時沒有自來水,所以每天起床后,我搶先打掃完“院落”,再趕緊摸起擔子,跑到村東頭的一個水井里,把水打上擔回來。每天,我都把水缸灌得滿滿的。尤其是到了冬天,天寒地凍路滑,擔一趟水真不容易,老房東看在眼里,碰到人就夸獎我“這個”當兵的勤快。到了晚上,為替老鄉(xiāng)省電,我還摸黑洗衣服。我也隔三差五地幫他們洗菜、切菜,每次他們都說我干活利落、“刀功”好。特別是當他們看見我自己縫補衣服時,更是覺得希奇。
有一次,老房東跟我閑聊時,打聽起我的“身世”來。幾天后,房東家的女主人說要給我介紹“對象”。我聽后一愣,接著就說:“謝謝你們的好意,但部隊有規(guī)定,當兵的不準在駐地找。”快過元旦時,連長(李紹武,現(xiàn)在萊陽)來看我們時,說只要我同意,可以讓房東幫我在附近找個對象,以后就別回老家了。他明確告訴我:“你是孤兒,特殊情況,上級同意。有合適的可以定下!
有一天,我開的解放車油箱中部漏油了,若不及時修理,每次只能加半桶油。要修,必須到數(shù)公里外的鎮(zhèn)(那時叫錦紅灘公社)上修配廠。記得那天已經(jīng)很晚,天又特別冷。為趕在工廠下班前把車修好,我只得飛速上路,終于在車間準備拉電閘時到了。維修車間一位年輕的女師傅,一看是“濟青”工程的軍車要修,二話沒說,干脆麻利地把油箱修好了。當知道我在哪個工地后問到:“可以搭車回家嗎?”我想人家?guī)土舜竺τ植皇召M,哪有不允許的道理。
等下車時我才知道,她竟是我們房東的大女兒。雖然都住在一套房子里,可白天都不在家,晚上回來后,又各自住各人房間里,所以,除了老房東外,我并不熟悉其他人。
接下來,老房東就經(jīng)常在我面前談起他們女兒來,還告訴我說部隊首長已經(jīng)委托他幫助給我介紹對象。真的要“短兵相接”時,我這才知道,原來介紹的就是房東女兒。有了上次的“交鋒”,心中的底兒“厚實”多了。我們的“姻緣”從此發(fā)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