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作家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其人其作是不可能十全十美的,即便是古今中外的偉大作家及其經典名著,也難免白玉有瑕。
讀者指出作品的不足,諸如創(chuàng)作思想、藝術表現、人物形象、美學價值,抑或是語言文字上的缺欠等,本是尋常事,是文學評論的題中應有之義。專就作品中的文史知識、語言文字等訛誤指正,也是
文史工作者和語言文字工作者應盡的社會責任。
古今中外凡有歷史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的作家,無不虛懷若谷,耐心聽取讀者和評論者的意見,修改自己的作品,校正作品的差錯,許多佳話諸如種種“一字師”的美談,人們耳熟能詳。
10多年來,作家余秋雨出了幾本書,先有幾位讀者,后有金文明先生,指出其作品中有“硬傷”,這本來對余秋雨有益,對社會有益,孰料余秋雨非但“堅決拒絕”,反而時有攻訐之言,這自然又引來各地一批學者、專家陸續(xù)發(fā)表文章,為其指正。這期間也有幾篇文章為余秋雨辯護,內容雖然也是字、詞解釋之類,但也不失為是種爭鳴。不過,前不久有人寫文章,說余秋雨“這些年來,他卻老是受到無端的批評、謾罵和圍攻”,還說‘咬嚼’余秋雨的腥風血雨一直就沒有停歇過”,“最近又有一批由余秋雨的‘敵人’們制造的‘炮彈’砸向余秋雨”,云云。所言之重前所未有,所論之事聳人聽聞。其實這離事實真相,相去有十萬八千里。竊以為此種文字極易混淆視聽,尤對培育良好學風和文風不利,筆者僅錄所見所聞所想,以供讀者知其表里,以作求是之思考,為文之借鑒,也助文壇論事和諧蔚成風氣。
本為文史知識差錯不是學術之爭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三本書的120多處差錯,涉及的史實、字詞、人名、紀年、稱謂、引文出處等,除六七處外,皆為文史知識差錯,是不屬于學術范疇的,也用不著什么討論。雖然余秋雨和許多評論者,雙方常用“學術”二字說明其屬性,竊以為那是很不準確的,其實質是文史知識正誤問題,引人思考的是作家應當如何正確對待讀書界的批評。
余秋雨的散文特色鮮明,讀者很多,這是應當首先肯定的。另一方面,文中的“硬傷”,也是客觀存在。我們不妨看一下,余秋雨筆下典型的文史知識差錯:在20世紀出生的偉大作家雨果,竟參加了19世紀的法國大革命;19世紀逝世的印象派畫家馬奈,竟在20世紀初期醞釀“新世紀的突破”。道家的始祖本是春秋時代的老子,唐朝的道士呂洞賓竟取而代之,坐上了道家始祖的寶座;韓愈死后兩年,竟為紀念自己的神廟碑書寫了碑文,原作者沈傳師的著作權被一筆勾銷;大舜的嬪妃娥皇、女英,竟改變了輩份,成為大舜的女兒;范仲淹在千里外的鄧州,寫作的經典散文《岳陽樓記》,竟成了范仲淹登臨岳陽樓寫出的游記。還有,吳越忠懿王錢叔名字之錯,因余秋雨對那段歷史不甚了了,竟錯稱錢叔為錢叔常。這“!弊謥碜院翁幠?是古籍中的一段話“……錢叔常夜泊海上……”,余秋雨句讀有誤,錯把“常夜泊海上”中的“!弊帜脕,送給錢叔改名為錢叔常了。
每個人都不可能盡知一切歷史知識,余秋雨自然也不可能“像熟悉自家的物什”那樣熟悉歷史。不過按理說,文涉現代中國歷史大事件,筆下總不該出現差錯吧?孰料余秋雨還是接連出錯,而且是較大差錯。1937年侵華日軍在盧溝橋挑起戰(zhàn)火后,并沒有打進潼關,陜西、甘肅大片國土仍在我手,但是,在余秋雨筆下,侵華日軍竟長驅直入,“進占山西、陜西、甘肅,直取蘭州”了。有位專家指出這一差錯后,余秋雨仍不改正,再版時,侵華日軍還是繼續(xù)進占陜西、甘肅,直取蘭州了。無獨有偶,余秋雨的新作《借我一生》,又出現了涉及歷史上國際關系的較大差錯。書中說,八國聯(lián)軍1900年進北京,焚燒了圓明園。其實圓明園是在八國聯(lián)軍進北京前4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時被英、法軍隊燒毀的,此事安在八國聯(lián)軍頭上,違背史實。
亂下論斷編故事不是可信之文
倘若說一些差錯,是作者粗疏所致,猶可諒也,不過若是為鋪陳成文,不顧史實妄下斷語,就不可取了。
山西學者降大任在《挑出〈抱愧山西〉的“刺”》一文中指出,晉商遠在“走西口”之前,已有近三百年的興盛史!白呶骺凇敝皇乔宄鯐x商發(fā)展史上的一個小小插曲,根本不是晉商走向全國的開始曲。余秋雨說晉商之興始于“走西口”,文章由此而發(fā)思古之幽情,詠嘆、議論,好不煽情,然而就在余秋雨吟唱“走西口”小曲之間,晉商的發(fā)展史卻被縮短了三百年,而晉商更早的在宋元時代的積累過程,理所當然地是忽略不計了。
寫散文,自然要有由頭,有的還要有故事,不過一旦涉及史實和實有其人的人物,那作家的筆是不能任意揮灑的,如其不然,任憑想像力天馬行空,編造故事,難免造出偽史。余秋雨在臺灣東海大學以《何處大寧靜》為題演講,為了說圓“大寧靜”,編造了馬寅初先生“兩嗚”的離譜故事。他說,馬寅初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人口論遭批判,“被撤銷北大校長職務”,他兒子把這消息告訴他時,他正在洗澡,他聽說后,只“嗚”了一聲;他“百歲高齡”獲平反,他“高齡的兒子”告訴他時,他又正在洗澡,他聽后,又只是“嗚”了一聲了事。這可真是“大寧靜”!世人難得一見的“大寧靜”!原新疆社科院院長邵純先生,長期研究馬寅初的生平和學說,給余秋雨寫信指出:一、馬寅初當年是自己辭去北大校長職務,并非“撤職”;二、馬寅初平反時,兩個兒子一為54歲,一為53歲,并非“高齡”;三、馬寅初平反時,不是“百歲”而是97歲,他已坐輪椅,不能自己洗澡;四、馬寅初平反,不是他“高齡的兒子”告訴的,而是先后由中央統(tǒng)戰(zhàn)部、北京大學領導同志到其家,向坐在輪椅上的馬寅初分別傳達、宣布的,馬寅初并沒有“嗚”,也沒有“大寧靜”,而是高興地說:“這樣看來,我這個老頭子還有點用處。”余秋雨回信,除了把責任推到所謂“偽書”和記錄人身上外,十分謙虛、誠懇、明確地說:“好在尚未出書,待我以后親自整理這些講話正式出版時,一定按您的意見改!逼鋵嵲缭诖饲耙荒臧,余秋雨親自整理的十篇講稿已在臺灣爾雅出版社出版,邵純先生給他寫信時,該書已出十版,而后出了十一版。在這共十一版次的書中,余秋雨一直指揮馬寅初先生“兩嗚”!余秋雨作偽,欺馬老,騙讀者,對邵純先生故作聽取意見狀,在信誓旦旦中又撒了個大謊!余秋雨如此這般,誠信何在?
自造概念藏所圖不是求是之言
事實說明,讀者、專家、學者對余秋雨的批評,不是“無端的批評”,而是有據的指正。不該發(fā)生的是余秋雨不但拒絕接受,而且還亂造概念,撕裂族群,貶低眾人,他人為地把評論者、作家劃分為兩大對立的“記憶性文化族群”與“創(chuàng)造性文化族群”。他把給他作品挑錯的人都劃入“記憶性文化族群”,他嘲諷、挖苦這些同志“把記憶當作學問”,說他們連“報社和出版社的老一輩職業(yè)校對員”都不如,同時他順筆捎帶,把令人尊敬的職業(yè)校對員們也轉彎抹角貶斥一番,他寫道:“總不能說,這些職業(yè)校對員有資格嘲笑和取代被校對者了。”他說金文明的書《石破天驚逗秋雨》“都是胡言亂語”,“我不看他的書,看了是抬舉他!睕]有看人家的書,根據什么說人家“都是胡言亂語”呢?說看了人家書“等于抬舉他”,說這話時,余秋雨是否已經“抬舉”了自己?人分三六九等,高低貴賤分明,拔高了自己,貶低了別人,這是“文化大散文”作者的文化嗎?這是“文化大散文”作者眼中的同胞們嗎?
余秋雨自視為是“創(chuàng)造性文化族群”,當然不接受“記憶性文化族群”的批評。他說:“因為如果接受了,我就再也搞不成任何學術了,寫不成任何像樣的文章了,那如何對得起讀者!”這段高論讓人無法理解,難道余秋雨是憑文史知識差錯搞“學術”,是憑文史知識差錯才寫出“像樣的文章”嗎?不過,誠如余秋雨所言,他那以史實作為議論的依托、以人物作為抒情的由頭的憶古興懷的散文,倘若把錯寫的史實糾正過來,他那些文章恐怕有些果真“寫不成”了。
余秋雨亂造概念,把指正者統(tǒng)統(tǒng)劃入“記憶性文化族群”,本已霸氣十足,他還嫌不夠,又大講了一番“記憶”的不可靠性,他說“即便是記憶性文化族群,他們能真正記得住的文史細節(jié)又有多少呢?據我的經驗,即便平時最熟悉的材料,一到筆下也會夾雜著不少記憶上的差錯,還得從工具書上逐字核對,因此,說是記憶,其實與直接記憶的關系也不大……”
妙哉斯言!約略是余秋雨忘記了自己關于“記憶”的不可靠性的高論,在不久前他推出的新書《借我一生》,便標榜其為“記憶文學”,試用余秋雨關于“記憶”的高論,請教余秋雨:您這本“記憶文學”里“真正記得的文史細節(jié)又有多少呢?”您曾說據您的經驗“即便平時最熟悉的材料,一到筆下便夾雜著不少記憶性的差錯”,您這本“記憶文學”除了八國聯(lián)軍燒毀圓明園那個“記憶性差錯”外,還有多少“記憶性差錯”呢?既然有記憶,自然便有遺忘,遺忘的當然是遺忘了,不過您說過:“說是記憶,其實與直接記憶的關系也不大……”也許,您的這本“記憶文”“其實與直接記憶的關系也不大”吧?您說呢?不過,它還是文學吧?還是創(chuàng)作吧?但您為什么稱其為“記憶文學“呢?這個新概念、“新體裁”與其他文學體裁的區(qū)別是什么,界限在哪里呢?再者以此書而論,您是屬于“記憶性文化族群”,還是屬于“創(chuàng)造性文化族群”呢?還是您原本是“創(chuàng)造性文化族群”,而今退化到了“記憶性文化族群”里呢?
扣帽子打棍子不是待人之道
說“咬嚼”余秋雨的腥風血雨一直就沒有停過,似乎是說讀書界總是無事生非,而且殘忍得很,“腥風血雨”啊,何其慘耶!
事實是,“這些年來”,余秋雨舊作中舊錯不改,新作中新錯又出,讀書界及時指出又何錯之有?2003年正在幾位讀者指正之時,余秋雨在一家報紙上發(fā)表的《風塵三尺劍,天涯一車書》,雖只是一篇千字文,差錯竟又有五六處之多。如《后漢書?張綱傳》中的“豺狼當路,安問狐貍”,余秋雨在寫明出處的情況下,竟將引文錯為“豺狼當道,不問狐”。此文在“見贈”的使用上也犯了個低級錯誤!耙娰洝,本是別人贈送給我禮物的意思,但在此文中,余秋雨卻用錯了,他文中寫道:“前不久河北作家梅沽來索字,我也曾以這幾個字見贈……”自己送字給別人怎么能說是“見贈”呢?這與余秋雨把“致士”用錯了,可謂無獨有偶。“致士”,本是辭官退休的意思,余秋雨卻望文生義,當作求官的意思用了。別人指出,他強辯曰這是“古詞變義”。后來北大教授吳小如等學者指出那“古詞”至今也沒有“變義”,是余秋雨錯解詞義錯用了。另外,還有把“夫復何求”中的發(fā)語詞“夫”字錯用,寫為“復夫何求”,一字之差,便成了不倫不類的病句了。這些事都怪誰呢?香港柳葉先生在《信報》上發(fā)表文章說:“也怪余秋雨先生不爭氣,短短千字文,居然有多處破綻!
柳葉先生的話不錯,倘若余秋雨作品沒有文史知識差錯,縱然是金文明等好事者學富五車,他們又能挑出何錯呢?又何來“無端的批評”呢?又何來“腥風血雨”呢?可嘆的是余秋雨每出一書即有“硬傷”相隨,這只能引來有據的指正和批評,斷不是如余秋雨所說,是“非專業(yè)人士無法判斷的”,更不是什么“編造”的。余秋雨在2004年又出版了新作《笛聲何處》,幾位學者指出那是余秋雨“十多年前的兩碟冷菜拼盤”,是舊作新包裝。金文明先生為此書做了?,指出這本8萬字的書中,共有差錯68處,既有編校紕漏,也有文史知識性差錯。
對這些批評、指正,余秋雨至今一直是離開訛誤的事實,惡語相向。最初是把批評者和盜版集團捆在一起批,混淆兩者絕然不同的性質,批評者誰能忍受這種人格污辱呢?近兩年他又甩出了大帽子,諸如說別人是“冒充判官”啦,甚而說批評他的人“是一伙以文化判官出現的文化盜賊”啦,等等。全國各地一些報紙、期刊、電視臺、網站陸續(xù)發(fā)表了給余秋雨作品挑錯的稿件,他對具體差錯不置一詞,卻籠而統(tǒng)之地誣之為“社會上起哄式誹謗”。余秋雨面對這么多的媒體和讀書界,竟出此言,不能不說是恃名而驕、依勢而狂了。
文章自古任人評說不是可拒之事
一部作品究竟如何,當代一些人的評論固然有用,但是切莫忘記檢驗真理的惟一標準是實踐,實踐才是評判作品優(yōu)劣的權威評論家。十年二十年,乃至百年后,一部作品自有公論,何必為了今日的聲名,為掩飾作品的差錯而為之“搏斗”呢?何必要為之“搏斗十年、搏斗二十年”呢?有錯不認錯,這值得嗎?
至于最近為余秋雨護短者,竊以為也不須肝火太盛,更不須夸大其詞。至于說余秋雨在“當代散文史上的功”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散文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只會越來越大。”這些話盡可以說下去。不過,也有文學評論家說,“文化大散文”的創(chuàng)作,正在式微,“小說敘事+詩性語言+文化感嘆”這種僵化的三位一體的話語模式與散文本身固有的自由精神是背道而馳的,是格格不入的。還有文學評論家認為“文化大散文”的作者,“缺少對自己的反省,不斷膨脹自我在敘述歷史時的權力,塑造一個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無所不能的作者形象。這是多么危險!蔽膶W評論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還是讓時間去檢驗吧。不過,若說余秋雨“其行”“其嘆”所表現出來的人格與精神,都堪稱一代有良心的知識分子的代表!”這恐怕只是一人之見了。但是,這些畢竟統(tǒng)統(tǒng)屬于余秋雨及其散文的大事,而余秋雨散文的文史知識差錯則屬于余秋雨所說的“文史細節(jié)”,大事與“細節(jié)”兩者有關系,但卻不能互相代替。讀書界隨時發(fā)現隨時指出,為作家改錯,幫讀者識非,傳承正確的文史知識,是社會的需要。至于有的先生說金文明先生出書是借批名人“牟取暴利”、“暴得大名”,則近于誣陷了。試想,人人有出書的權利,倘若人家說余秋雨是借寫古人“牟取暴利”、“暴得大名”,對么?人人也都有發(fā)表觀點的權利,你說金文明借批名人而“暴得大名”,如果人家說你是借吹捧名人而謀取大名,你有何感想?討論知識問題,不該涉及人身,不該如此庸俗化,更不該離開文本,對人身進行“謾罵和圍攻”。
其實偏袒余秋雨,竊以為是幫倒忙。2004年韓石山先生在《為余秋雨說句公道話》一文中,說得很好,他說:“至于金文明《石破天驚逗秋雨》引起的麻煩,就更不是個事了。要是我只要說一句:我學問淺,全是我的錯,謝謝,下次出書時改過來,不就什么事沒有了。到哪兒找這么好的校對去!”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說:“他把自己看得太完美,別人對他的批評他從不承認。他的反應過激了!庇嗲镉暝谧约鹤髌贰端囆g創(chuàng)造工程》的扉頁上曾自題這樣一句話:“只有不完滿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庇嗲镉旰伪胤炊聊缬谧约夯镁持械耐昝滥?
竊以為余秋雨的散文還要寫下去,不過不要再說什么“我將退出文化圈,不僅是封筆,而且不再參加文化活動!边@樣講而不這樣做,容易喪失僅有的誠信,讀書界挑錯還要挑下去,也不要因飛來的帽子、棍子和“腥風血雨”而失平和之心。
筆者希望學風好起來,文風更健康,誰也不要神化誰,誰也不要把誰妖魔化,大家以包容、兼容之心,傾聽不同意見,切磋琢磨,把文史知識差錯改正在當代,把正確的知識傳給后世,不正是文化人能辦成的一件實事嗎?認真嚴謹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實事求是的文藝批評共生共榮,不正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必備條件和必由之路嗎?
(聲明:本網展轉載本文,并不代表網站贊同本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