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明真觀大門。漢峰攝 |
|
雕塑師正在為神像著色。 漢峰攝
|
晚報訊
李滄區(qū)政府斥資400萬元進行的明真觀修復工程經過一年多的施工目前已近尾聲,開放在即,記者近日對工程作了打探。
在永平路和振華路路口,按照“修舊如舊”和建筑布局適當調整原則修復一新的明真觀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分山門、前殿和后殿三層大殿,四方的院落;各殿內塑像精雕細琢,神態(tài)逼真,栩栩如生;觀內桑樹、萬年青蒼翠依舊。
承擔建筑修復的隊伍來自孔子故里曲阜,他們按照相關史料,一磚一瓦都基本按照拆除時的布局來完成的。明真觀中有大小57尊塑像,全部由山東藝術學院師生集體創(chuàng)作完成的。該院藝術總監(jiān)督孔庶人介紹說,此次雕像制作打破了民間藝人使用的傳統捏制手法,而是用塑刀,一點點雕刻出來的,這使塑像更加傳神。塑像的身子全部用黃泥制作而成,由于青島的黃泥含沙量較大,制作塑像的黃泥是師生到黃河沿岸專門挑選的。
明真觀俗稱“滄口大廟”,始建于1925年,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明真觀盛極一時,每逢廟會,觀前人山人海,耍把式賣藝的、擺小攤的,熱鬧非凡。李滄區(qū)有關部門已計劃依托明真觀舉辦廟會等民俗活動和節(jié)展,為市民增添一個旅游的好去處。(記者王漢峰)●相關資料
明真觀的沿革
明真觀1925年由富商趙文發(fā)等捐款修建,1943年,侵華日軍為戰(zhàn)事需要在滄口建機場將其拆除,次年市民在今天的位置重修明真觀。雖是按原貌重建的,但因戰(zhàn)亂施工倉促,部分建筑未能復原,規(guī)模、氣勢大不如前。1958年,嶗山太清宮道士匡常修住持明真觀,修行之余兼授拳行醫(yī),長達8年!拔母铩逼陂g,明真觀遭破壞,后先后被當作服裝廠、少年宮、商店和辦公用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