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相比,小學英語課程是英語教育的“另一端”。據報道,從2005年秋季開學起,北京市中小學外語必修課課時將增加,小學一年級起開設英語課。北京市政協(xié)委員、中國翻譯協(xié)會理事、社科院翻譯系列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張樹華對此則有不同聲音。他提出,小學全面開設英語必修
課應當緩行,少兒英語也應和升學脫鉤。
張樹華委員認為,小學一年級就開設英語必修課,擠占中文、數(shù)學以及文體活動時間,加重小學生的負擔,是一種急功近利、提前透支、拔苗助長的做法。從長遠看,最終效果也只能形成“一時泡沫”,得不償失。目前本市英語師資缺乏,水平低下。據張委員的調查,北京市許多初中學校常常以非英語專業(yè)或剛剛畢業(yè)的學生來擔當教師。而北京郊區(qū)的中小學英語教學情況更差。據報道,北京市郊區(qū)英語教師缺口達一半,約1000多人。而且,我國英語教育大量引進國外教材,卻使用“中國教法”,英語學習和教學環(huán)境也比較差。
張樹華委員說,過早學習外語更嚴重的影響是將造成“認知的邊際效率遞減”效應。“剛開始學習外語時,孩子會感覺新鮮,家長也會為孩子的幾個英語單詞或幾句對話感到歡欣鼓舞。實際上,這多是‘泡沫效應’,‘雨過地皮濕’。經常是費九牛二虎之力,孩子學會的一點英語很快就被忘記。即使沒忘,小學生花費一個學期死記硬背的單詞。同樣的知識到高中階段便容易掌握得多,并且可以理解和運用。過早開設英語,提前透支,反而會影響中學學習興趣或認知能力,變得遲鈍和模糊,表現(xiàn)出‘邊際遞減’的趨勢!
張委員呼吁,家長們應該盡快“走出英語越早學越好”的誤區(qū)。“中國絕大多數(shù)孩子沒有生活在兩種語境下的條件,況且也不能把多數(shù)孩子的早期教育僅僅局限于學習英語。現(xiàn)在一些精明的商人,利用社會上對英語的迷信,把英語推向剛滿周歲的嬰兒。試想,連母語還講不清楚的兒童,能學到什么樣的外語?”他認為,小學生最重要的任務是打下良好的中文(母語)基礎。從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來看,必須掌握的仍然是母語。限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外語教育從初中以后開始較為合理。對于極少數(shù)條件具備的中小學校,可以開設英語選修課作為特色。也可以保留幾所外語學校。但一定要避免使英語考試、考績與孩子升學聯(lián)系起來。
(馬寧)
特約編輯:張慶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