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智者說過,人的一生只在做著兩件事:做事與做人。在我看來,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為做事也是做人。無論是做家長的,還是當老師的,都希望孩子將來有出息,都希望孩子將來能有所作為。由于歷史的、社會的、個人認識等諸多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培養(yǎng)孩子成人的認識上,不少人還存在著一個誤區(qū),他
們往往只盯住孩子的分數(shù),忽視了對孩子做人的教育。
目前,不少人對一個孩子的評價,只要學習成績好就是個好孩子,將來也會有出息,人們總是對學習成績處于中下游的學生另眼相看,認為他們要么努力不夠,要么資質(zhì)先天不足,對他們的未來要么信心不足,要么憂心忡忡。學校里評價老師的工作,也往往只看學生的學習成績,至于育人這方面,由于缺乏具體的考核標準,又似乎與學校的升學率關(guān)聯(lián)不大,也往往被重視不夠。孩子的升學擇業(yè),幾乎完全靠的是分數(shù)與文憑。因一分之差或名落孫山或多交高昂的學費,這會誤導(dǎo)家長和孩子,會讓他們產(chǎn)生分數(shù)比什么都重要的錯誤意識。
學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門外沒有,校門外總是把校門里的一切打亂重整。孩子長大了就是要做事做人,服務(wù)于他人,造福于社會。前幾年,有教師以“掙大錢娶美女”誘導(dǎo)孩子勤奮刻苦學習,引起了全國范圍內(nèi)的大討論,在教育界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以“掙大錢娶美女”作為奮斗目標教育孩子,這些孩子長大了會成為社會的危險品。從劉海洋到馬加爵,再到高層知識分子犯罪率日漸升高的趨勢,我認為導(dǎo)致這些人犯罪的真正原因是他們?nèi)松锶鄙倭俗鋈诉@一課。學會了做人,有了人格(做人的資格),孩子們才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才會去奮斗拼搏。只見知識不見人、分數(shù)第一的教育,是缺德的教育。其危害不僅僅在于導(dǎo)致了孩子們對知識的厭倦,更為嚴重的是因缺乏善良與美德的體驗而造成人格的缺陷。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真正的教育應(yīng)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讓人去體驗美好,體驗成功,體驗快樂,體驗崇高。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鮮明的價值判斷,豐富的思想體系。
一個孩子從家長和老師那里如果學會了勤勞善良、自強不息、堅韌不拔、博學博愛、以禮待人、誠實守信、認真做事,那么即便他的學習成績不好,也只是暫時的,即便他畢業(yè)時成績平平,將來也可能大有作為。才的不足可以由德來彌補,德的不足無法由才來彌補。小學生課本里有一個種葫蘆的故事:一個人只盯著葫蘆,因為他想要的只是葫蘆,他不去管葉子上生了蟲子,他也不去施肥,他認為施肥葉子會爭走大部分肥料,他白天看著夜里夢著他的葫蘆能快快長大,結(jié)果如何呢,他的葫蘆沒長成就脫落了。只盯著分數(shù)的家長和老師,無異于種葫蘆的蠢人,難以得到想要的結(jié)果。古人云: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誠哉斯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苯毯⒆幼鰧W問,先要教會孩子做人。育人是培養(yǎng)能力,育智是學習知識,先能力,后知識。只盯著分數(shù),無異于舍本逐末,也終究會害了孩子。學會做人,人生第一課,人生永遠一課!因為一切成功源于做人的成功。李作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