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種跡象都在顯示同一個主題,南京的樓市價格已成強弩之末,縱使房產開發(fā)商絞盡腦汁也難改這種勢頭。日前出爐的《南京房地產市場需求研究報告秋季版》通過眾多數(shù)據(jù)的比較和對潛在購房者的深入調研,為這一推斷找到了最新的事實和數(shù)據(jù)的雙重論據(jù)。
樓市供求大逆轉
該報告從南京房地產市場目前
的現(xiàn)狀分析,南京房市的需求已基本飽和。理由是由于房改后以改善居住條件的居民經(jīng)過5年多的消化已基本平穩(wěn)?而拆遷等被動型居民由于拆遷政策的變化隨之放緩?投資/投機型需求受加息影響在很大程度上萎縮,因此短期內市場增量需求增長乏力。
從市場供應看,由于最近兩年土地大量投放市場,本年度初期南京市累計供銷比一直大于1,并且有逐漸增加的趨勢。今年1至9月份全市商品住宅累計供銷比為1.241?梢娛袌鲂螒B(tài)已經(jīng)由“賣方市場”轉變?yōu)椤百I方市場”。
特別是部分地區(qū)已出現(xiàn)過飽和態(tài)勢。例如江寧區(qū)。其相關統(tǒng)計數(shù)字顯示,今年以來,江寧樓市供銷比一直處于增長狀態(tài):1至8月份為1.311;1至9月份為1.51;1至10月份為1.661。8月份單月供銷比是1.461,但9、10月份的單月供銷比則猛躥至3.41,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供需關系明顯在拉大。
“熱點”從東躥到西
此次,南京房地產市場發(fā)展研究中心調研結果顯示,河西板塊潛在購買比例最高,城東次之,城中以17.75%的比例位列第三,第四至八位分別是:城北、江寧、城南、江北和仙林。
從河西潛在購房者購買時間的分析中也可以看出,打算本年度購買住房的受訪者占到47.1%,打算在2005年購房的占44.7%,二者合計占到91.8%,說明潛在購房者對河西住宅前景看好。
一直以來城東板塊是潛在購房者最為青睞的區(qū)域,潛在購買比例最高。而本次調研結果表明,河西板塊已取代城東板塊,成為潛在購買比例最高的板塊,有23.74%的受訪者打算在河西購房。近三次房交會調研結果表明,河西板塊的潛在購買比例一直處于上升通道中,直至本次房交會調研需求比例首次超越城東,位列第一。
在選擇河西的理由中,最看重的是“政府對河西新城的政策導向”。
除城東與河西的排序發(fā)生變化外,其他板塊的排序也與上半年不同,城北板塊此次需求比例超過城南和江寧,位列第四,而江寧板塊也超越城南,位列第五。
“東南片”好過“奧體片”
從潛在購房者對片區(qū)的選擇偏好來看,城東南片以其良好的自然環(huán)境仍然成為潛在購房者的最愛;河西南片(主要是奧體片區(qū))異軍突起,成為第二受潛在購房者關注和青睞的片區(qū);城東北片也吸引到11.2%的潛在購房者;城中以其不可復制的地段特性、河西中片以其日漸成熟的居住環(huán)境和新城概念等不同特點吸引潛在購房者的關注。由于新盤供應量小以及地處偏遠等原因,城南東片和城北東片需求比例最低。
現(xiàn)購戶少于潛在戶
報告分析認為,2004年的購房需求有所降低。由于“房價太高,等待房價下降”這一影響因素而將購房計劃推遲至2005年及以后的潛在購房者所占比例仍然最高,這一人群占不打算在2004年購房人群比例的39.7%。這說明市場觀望氣氛仍然較濃,而且隨著加息周期的來臨,潛在購房者持幣待購的比例還會上升。
此外,由于目前房價較高,改善型和基本型需求都不同程度受到打壓!艾F(xiàn)有房住,并不迫切需要換房”和“自有資金不足”成為推遲潛在購房者購房的另外兩個主要原因,因此而推遲購房的潛在購房者各占25.4%和24.4%。而由于“中意地段無中意的樓盤”的原因而暫不購房的潛在購房者也占到16.40%。
有關房價及增幅
A開發(fā)商擠“泡沫”
10月23日開盤的河西奧體樓盤“拉德芳斯”,在報出了5200元/平方米的低起售價之后,近日房價再次跳水,4500元/平方米的折后起步價,讓見慣了此地高價樓盤的購房者,也不禁暗暗吃驚。
業(yè)內人士透露說,其實,4500元的房價在河西并不會讓開發(fā)商無利可賺。以“拉德芳斯”為例,其地價為75萬/畝,除其所有成本,按4500元起價、5200元均價計算,其最后的利潤還是很可觀的。河西許多開發(fā)商的地都是經(jīng)市場競標所得,地價一般都在近200萬元/畝,目前“拉德芳斯”4500元的售價只是略低于眾多開發(fā)商的成本價。所以說,開發(fā)商已經(jīng)主動自擠虛高“泡沫”。
B二手房自降身價
二手房市場最近變化也非常明顯。自加息后,某二手房網(wǎng)每天發(fā)布的售房信息均在80頁以上,11月10日發(fā)布的信息更是多達100多頁,房源達到300多個,而在加息前,每天只有20頁信息發(fā)布,房源最多不過在100個左右。在二手房網(wǎng)站上記者還看到,“朗詩熙園”一處住房7900元/平方米,而這處樓盤的商品房在銷售后期價格已經(jīng)到了每平方米8000元以上;“水榭華庭”5480元/平方米,“鑫園”5300元/平方米,價格與前一段時間相比,都有所下降。
C未來房價難攀升
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的這種“跳水”舉動都很自然地認為是央行加息的后果。其實早在《報告》出爐之前,國家統(tǒng)計局的兩組數(shù)據(jù)已明顯暴露出南京樓市過熱的隱患。
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南京房價自2001年起連續(xù)三年漲幅進入全國前10位,今年二季度,南京房價漲幅已高居全國第四。另一組材料顯示,南京人的人均收入被擠出長三角前10名,居民生活成本卻高居全國第五。需要提及的是,南京房價一直是這兩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重要參照依據(jù)。
南京大學房地產信息中心秘書長葛揚對南京樓市“過熱現(xiàn)象”早有關注。
據(jù)分析,一是開發(fā)面積過大。近年來南京市開發(fā)的新城區(qū)面積與老城區(qū)相比相當龐大,比率已經(jīng)類似上海浦東與上海老城區(qū)的面積。但是南京老城區(qū)人口密度遠遠小于上海老城區(qū)。而且,上海浦東新區(qū)的很大部分并非用于住宅建設,而南京偌大的河西、城南、江寧幾乎是成片的住宅用地。
另一個事實也同樣有助于業(yè)內對未來房價走勢的判斷。2003年的一項統(tǒng)計顯示,南京市預售商品房的70%是二次或二次以上置業(yè)。可以說,南京目前的房價水平是集中了幾乎全市居民的財力來維持的,這種現(xiàn)象并不正常。也正是南京有錢人或多或少直接間接地參與了買樓,從而使得房價被“炒”高。
據(jù)測算,南京市民的人均年收入只有上海的2/3左右,戶均年收入與房價之比達1:10左右(上海為1:6.6),國際公認的合理比例是不低于1:6,南京的房價顯然過高。學者從這個角度推斷,南京的房價在未來幾年時間內,難以再攀升。
特約編輯:廣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