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劉江)
22日在此間召開的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市新的地方性道路交通法規(guī)。該法將于2005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法規(guī)提出,機動車撞人保險公司需先行賠付。這使人們對新交法的關注焦點,從“無過錯責任”爭議轉為對保險制度急需跟進的強烈呼吁。
交通事故受害者可先行獲得保險賠付
即將實施的《北京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是在廣泛征求市民意見的基礎上,北京市首次進行立法聽證的改革成果。
公安部和建設部“暢通工程”專家組專家段里仁評論說,新交法充分吸取了民意,在上位法的框架內將其立法理念進行了突出。
段里仁說,今年5月1日起實施的國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經(jīng)歷了10年立法歷程,真正發(fā)生變化的事實之一是,在調整人、車、路三者的關系中,改變了過去幾十年“以責論處”的管理思路,明確了生命權大于路權的準則。立法思想發(fā)生了從偏重保護機動車到保護行人的變化。對于交通事故發(fā)生后的認定,加重了處于強勢地位的機動車一方的責任,從而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行人和非機動車駕駛員的利益。
北京市新交法強調了對生命的救助和保護,明確了機動車的安全注意和取證義務。
新交法規(guī)定,對機動車實行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制度,設立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
另外,機動車與非機動車、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責任限額范圍內先行賠償。超過限額的部分,由機動車一方負責賠償責任。
段里仁說,這樣的規(guī)定保證受害者能夠得到及時救助,維護了生命的權利。
新交法還規(guī)定,在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機動車一方有條件報案、保護現(xiàn)場但沒有依法報案、保護現(xiàn)場,致使事故基本事實無法查清的、又沒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行人有交通安全違法行為,以及機動車駕駛人已經(jīng)采取必要處置措施的情況下,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法制辦公室副主任張引表示,如此規(guī)定的目的并不在于對司機進行處罰,而是提醒他們要強化證據(jù)意識。(北京頻道)
編輯 張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