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是一個充滿魅力的字眼。假日意味著自由自在,無拘無束。休閑是一種文化,休閑社會學已成為社會學的一個重要分支。
人們常常利用休閑“充電”。身體上充充電,消除疲勞,干起活來更帶勁;心理上充充電,丟掉煩惱,有助于心情愉快地投入新的工作;頭腦里充充電,增加知識。充電顯然不是目的,充電是
為了放電,為了發(fā)熱,發(fā)光。發(fā)熱,發(fā)光才能造福于社會。
確立了這一價值目標以后,便不能不緊接著提出一個如何度假、如何休閑的問題。休閑的方式說不定比工作的方式多得多,其中值得一薦的是學習型休閑。所謂“學習型休閑”是寓學習于休閑之中,在娛樂中還有讀書。
比如旅游,是休閑的極好形式。旅游有健身旅游、考察旅游和為了弘揚光榮的革命傳統(tǒng)去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的紅色旅游。這些旅游,能增長知識,學到文化,堪稱學習型旅游。
學習型假日把休閑與工作結(jié)合在一起,這是時代的要求。時代已進入知識經(jīng)濟時代,在知識經(jīng)濟時代,知識是最大的財富,知識的擁有者、傳播者容易成為社會的主流。反之,無知則為社會所淘汰,少知則成為時代的落伍者。因此,每個人都應該像海綿吸水那樣,努力吸取知識的營養(yǎng)。
知識不是杯中的美酒,端起來就可以下肚。知識進入大腦,沒有捷徑可走,只有靠反復地輸入知識,記憶力再差的人,反復多次也能形成永久記憶。反復需要時間,而時間是個常數(shù)。因此,要多學一點就要擠時間,推行“學習型假日”不失為一種好辦法。
我們不能要求人人都過學習型假日,不過,我們應當盡可能爭取多一點學習型假日。在游滕王閣時,能不能多念幾遍《滕王閣序》?在游山玩水時,能不能多學一點山的形成的地質(zhì)知識,學一點水的流體力學知識?
學習是吃苦,學習也是享受。尤其是假日里的學習,更應該有享受。“學是學此樂,樂是樂此學。不學不是樂,不樂不是學!闭堅试S我把這首學樂歌獻給歡度學習型假日的人們。(鄧偉志)
特約編輯:張慶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