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東南沿海部分地區(qū)、部分行業(yè)出現用工短缺現象,有專家認為,眼下出現的農民工短缺是區(qū)域性、結構性、短暫性的。但是,這種農民工短缺同時也反映出一些積極的變化,那就是農民工的維權意識增強了。企業(yè)不善待農民工,人家就不來了,農民工開始“用腳投票”了。
在城市里,農民工們所面對的,往往是最
低的工資、最差的條件。但是在最初,善良的農民工們對此甚至沒有任何“怨言”,因為在“民工潮”這個“買方市場”的大環(huán)境下,農民工們甚至連“用腳投票”的資格都沒有。只要能有一份活兒干,哪怕工資待遇再低,條件再差,他們也能接受。
所以,當今天農民工對于那些苛刻的工作待遇、條件不滿時,敢于以“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姿態(tài),或一走了之,或挑三揀四,在自主選擇中表達他們對“同工不同酬”的不滿時,我們不能不承認,“用腳投票”確實體現了農民工的維權意識的覺醒和進步。他們以這種方式,來表達著他們對人性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自發(fā)的方式提出了“以人為本”的現代企業(yè)倫理。
然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解讀和觀照,“用腳投票”體現和流露的,也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和酸楚。當公共政策不能以立法和制度的形式,對那些忽視國際勞工標準、企業(yè)社會責任,以“血汗工廠”賺取最大利潤的行為進行譴責和約束、對農民工合法權益進行適當保護時,這種制度困境已經捆綁住了農民工的雙手。對此,農民工別無選擇,只能以“用腳投票”的方式進行無聲的反抗,以“用腳投票”的方式爭取話語權。
尤其應該看到,這種出于自發(fā)和無奈的“用腳投票”,從長遠來看,并不能真正保證農民工群體權益。面對企業(yè)集團這一強勢群體,個體的力量很難與其較勁,農民工群體急需的是一個集合的平臺,一個暢通的爭取話語權的渠道。最根本的,是能給予農民工群體一個能大大方方“用手投票”的權利。
所以,眼下部分地區(qū)出現的“民工荒”給了我們一個信號,那就是對于民工權益被侵害的問題,我們不能回避,不能司空見慣。如果不能很好地處理,不僅可能引發(fā)更嚴重的問題,而且對于中國經濟的發(fā)展都會造成深層次的影響。讓我們欣喜的是,面對“民工荒”和農民工“用腳投票”,一些企業(yè)已經自發(fā)地采取“提供夫妻房,可自己燒飯”、甚至“預支第一個月工資”等一些比較人性化的條件來吸引農民工。但是,僅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需要的是進一步加強勞動保護立法、建立農民工工會等,通過完善整個法律體系和相應的制約機制,使所有的農民工真正融入到整個社會保護體系中,使他們能像所有公民一樣,能擁有大大方方“用手投票”的權利。
(石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