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南寧9月27日電(記者陳瑞華)一個從革命老區(qū)來到城市學校就讀的農(nóng)村貧困生群體以他們的勤學和樸實,影響和感染了周圍的同學,也悄悄改變了學校的校風和學風,廣西南寧市外國語學校的老師和家長們對這一可喜的變化感到了由衷的高興和感嘆。
南寧市外國語學校是一
所城市中學,就讀的學生都是城里富裕家庭的孩子。為實施“西部明珠”扶貧助學工程,這所學校從2003年秋季學期開始,每年從廣西革命老區(qū)百色和河池等地招收30名左右品學兼優(yōu)的農(nóng)村貧困生到校就讀高中。當年,21名農(nóng)村貧困生被編入2003級4班,正是這群來自革命老區(qū)的貧困生群體,以他們勤學好讀的學風和勤儉樸實的生活作風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感染了班里其他19名城里同學,同時也悄悄改變了這所城市中學的風氣。
口渴了喝飲料、礦泉水,吃冰激凌,這對城里孩子是習以為常的,一些同學一天甚至要喝上2-3瓶礦泉水。一名來自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的貧困生感到同學們這樣做很“奢侈”,幾塊錢可是農(nóng)村孩子一天的生活費啊。
“下樓打一壺開水就能省下幾元錢。”他把這一想法告訴了班主任。班主任通過班會提議大家“少喝礦泉水,多喝白開水”。這一提議得到了全班同學的響應,并影響到了其他班級。如今,學校的白開水需求量大增,學校的開水房里每天都能見到輪值打開水的同學。
學校每個月發(fā)給貧困生100元的生活補助費,貧困生們對此十分珍惜,從不講究吃穿攀比,許多貧困生每天的生活費都控制在5元以內(nèi),這讓許多城里孩子感到不安和思考。想想自己身上穿的戴的,哪一件不是上百元甚至上千元啊,城里孩子們也開始學著節(jié)儉了。對此感受最明顯的一位李姓家長告訴記者,她的孩子這個學期變得懂事多了,家里買什么他穿什么,不再像以前那樣講究名牌了。
南寧市外國語學校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感慨地說,這些革命老區(qū)來的貧困生給學校帶來了刻苦、勤儉的傳統(tǒng)美德,使學校的學風校風都有了很大改變。目前學校教育尤其是城市學校教育所要加強的,正是這樣傳統(tǒng)美德的教育。
特約編輯:張慶德
|